摘要: 原標題: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很容易把孩子帶壞的11件小事 平日里,我們常能聽到父母埋怨孩子身上有各種毛?。?懶散、坐不住、不愛學習、做事不認真、
原標題: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很容易把孩子帶壞的11件小事
平日里,我們常能聽到父母埋怨孩子身上有各種毛?。?/p>
懶散、坐不住、不愛學習、做事不認真、一天到晚就知道看手機......
但是我們卻忘了,孩子的問題,大部分都能從父母身上找到答案。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映照出孩子的未來。
孩子是最敏銳的觀察者,他們會用眼睛洞察,用耳朵傾聽,用行為模仿。
父母回家就玩手機
看到孩子“機不離手”,父母就氣不打一處來,覺得孩子太不自律了。
可實際上,很多父母回到家中,孩子在寫作業(yè),自己往沙發(fā)上一躺,掏出手機就開始玩,“手機癮”比孩子的更嚴重。
平時吃飯、洗漱、上廁所時,眼睛都緊緊盯著屏幕。
這樣的行為,不僅給孩子做了壞榜樣,也破壞了家里學習的氛圍,給了孩子一個不學習的借口。
作為父母,與其給孩子講大道理,不如給孩子做好榜樣。
少玩一會兒游戲,少刷一會兒視頻,用不了多久,你就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jīng)走在了自覺、勤奮的道路上。
爸爸從不做家務(wù)
有多少家庭的“分工”是這樣的:
媽媽洗衣晾衣,爸爸則癱坐在沙發(fā)上紋絲不動;
媽媽洗菜做飯,爸爸卻自顧自玩手機,時不時還要催一句“飯怎么還沒好”;
媽媽在掃地拖地,爸爸已然打著鼾睡去......
一直以來,父母都致力于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卻忽略了,生活中的點滴對孩子的影響。
有研究顯示:
一個家庭中,爸爸越愛做家務(wù),孩子的未來也就越成功。
相反,如果爸爸從來不管家里的任何事,這個家的男孩也會缺少責任感,不懂得體諒他人;
女孩則會不夠自信,懼怕困難,在職業(yè)的選擇上更為狹窄。
要知道,生活處處是教育。
一個主動做家務(wù)的爸爸,才是孩子幸福生活的締造者。
媽媽總是嘮叨孩子
俗話說,養(yǎng)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成為媽媽后,我們好像總有操不完的心,以至于一見到孩子,就忍不住反復叮囑、提醒、督促。
可結(jié)果就是,媽媽越嘮叨,孩子越叛逆。
關(guān)于嘮叨,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yīng)”早就提醒我們,當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時,只會激發(fā)對方的逆反心理。
媽媽心態(tài)平和,不嘮叨、不抱怨,孩子在面對艱難坎坷時,才會生出勇敢前行的底氣。
想要孩子自律、高效地成長,媽媽可以試著多做飯、少說話。
父母不愛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想要給孩子的人生道路助力加油,運動是對孩子大腦最好的投資。
孩子的未來,短期來看拼的是學習能力,可是往往走到最后,拼的卻是體力。
父母不愛運動,雖然經(jīng)常說自己要減肥、要運動,但是付諸行動的并不多,這也是很多家長的通病。這樣也容易忽略運動對孩子發(fā)展的重要性,讓孩子因為缺乏運動而導致某些技能發(fā)展落后。
多運動,是利于自己也利于孩子的事情,平時盡量抽時間帶著孩子一起做些運動和親子游戲,既能夠鍛煉身體,也可以促進親子關(guān)系的發(fā)展。
自己勤儉,對孩子大手大腳
許多父母經(jīng)常自己不舍得花錢,對孩子卻很舍得。
父母以為是愛孩子,可這卻可能讓孩子學會 、不懂回報和付出、沒有良好的理財意識。
尤其是看到其他家長給孩子花費很多錢,自己也要跟著這樣做,這樣很容易讓孩子也隨之產(chǎn)生攀比心理,讓他們對節(jié)約沒有任何概念,反正別人有的,他們也一定要有。
愛孩子不是給他昂貴的,而是給他合適的。
無論家庭條件是否優(yōu)越,對孩子勤儉節(jié)約的品質(zhì)培養(yǎng)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會孩子理財,懂得感恩和回報,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父母大包大攬
有時,一對無微不至的父母,對孩子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傷害呢?
6歲時,孩子要上學了,出門前,你幫他穿上鞋,系好鞋帶,又把他的書包背在肩上;
12歲時,孩子想自己洗衣服,你一把奪過去,說“小祖宗喲,你去看電視就好”;
18歲時,孩子到了大學,隨便找了個地方一坐,你則氣喘吁吁幫他辦手續(xù)、鋪床單、打掃宿舍......
心疼孩子,什么也不讓他們做,但這樣實際是剝奪了孩子的動手機會,讓他們沒有學習的機會,得不到鍛煉,孩子就很難學會照顧自己的技能。同時,他們會出現(xiàn)依賴心理,變成一個“懶惰”的小孩,難以適應(yīng)將來的集體生活。
有些事,父母不教,孩子永遠不會懂。
不肯放手的父母,永遠也養(yǎng)不出獨立、感恩的孩子。
父母經(jīng)常吼孩子
當父母大吼大叫時,孩子其實是沒辦法從中明白任何的道理。
特別是當眾批評孩子,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那個小小的人兒,只會被情緒的利刃割得遍體鱗傷,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小心、怯懦,自卑到骨子里。
有句話說得好:
“每一個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傷人的話語、負面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們試著管理自己的情緒、調(diào)整說話方式,把好的情緒留給孩子,孩子才能心有可依,夢有可棲。
孩子犯錯要及時指出,但態(tài)度一定要溫和,告訴他為什么錯了,你的目的是讓他改正,而不是打擊與否定他。
愛拿孩子跟別人作比較
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別人家的孩子聽話懂事學習好,天天看書從不玩手機,早睡早起還搶著做家務(wù)。
可對孩子來說,“別人家孩子”就仿佛是一個魔咒,只會讓自己產(chǎn)生無窮的壓力。
拿孩子和別人比較,首先會讓自己出現(xiàn)心理落差,在教育上對孩子過分嚴苛,其次讓孩子容易受外界影響,沒有信心、自卑。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規(guī)律。
正所謂,梅雖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與其用比較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爭強好勝,倒不如欣然接納他原本的樣子,讓他站在屬于自己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總是讓孩子等一會兒
最近,我發(fā)現(xiàn)兒子添了一個壞毛病,那就是無論叫他干什么,他都磨磨蹭蹭半天才去。
我有點生氣,問他為什么不能立馬就去。
兒子卻說:“我是跟你學的呀!”
我愣了一下,這才回想起:
最近,因為家里老人生病了,我一直忙著單位、醫(yī)院、家里三頭跑,每次兒子問我什么,我都讓他“等一會兒”,或者“媽媽晚點再跟你說”。
沒想到,我隨后的一句敷衍竟然讓孩子變得拖延、磨蹭。
在孩子的不當行為里,也藏著父母修行的密碼。
意識到這一點后,我決定今后要及時回應(yīng)孩子的需求,多一點耐心,多一些專注。
用榜樣的力量引領(lǐng)孩子,永遠是最有效的教育。
父母不遵守社會公德
看過一則新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海一位女士在電影院看電影時,后排的小男孩一直在踢她的椅座,持續(xù)了20分鐘。
在此期間,這位女士曾多次出言制止。
誰知,當女士最后一次提醒男孩時,男孩的爸爸突然朝著這位女士的椅背用力踹了一腳,導致椅背狠狠磕在她的后腦勺上。
更讓人氣憤的是:
當女士要求男孩一家道歉時,這家人不僅沒有絲毫歉意,男孩的爸爸還要沖過來打她。
孩子小時候,家庭就是他看世界的一扇窗。
父母扭曲,孩子就扭曲。
所以, 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遵守社會公德,約束自己的行為。
這樣,才能收獲一個有禮貌、有教養(yǎng)的孩子。
父母不能說話算話
父母經(jīng)常習慣性允諾孩子許多:
你這次期末考試能進步,放假我們就帶你去迪士尼玩;
你能夠改變現(xiàn)在這個問題,我們就送給你最喜歡的樂高。
……
答應(yīng)孩子的時候,父母可能是隨意講出,孩子卻為此付出了許多努力后,父母無法實現(xiàn) ,他們則會認為父母是說謊,是不守信用。
長此以往,孩子會不再相信父母,這不僅影響著親子關(guān)系,還會讓孩子認為說謊不是問題,父母也經(jīng)常這樣,他們可能也會學著說謊,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因此出現(xiàn)認知偏差。
作為父母,我們要珍惜孩子的信任,不要敷衍孩子, 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論孩子在不在場,都爭取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很多時候,正是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決定了孩子將來的路。
教育是一趟崎嶇旅程,為了我們的孩子,請所有家長不斷淬煉、沉淀,將自己修煉成孩子心中的典范,指引他們向前。
原標題:早教重點!三歲前和父母共讀圖畫書十分關(guān)鍵 您是否擁有過這樣的記
原創(chuàng)觀點2024-06-20 19:30:33
原標題: 常做這三件事會讓孩子自卑內(nèi)向,尤其第三件,大多數(shù)家長都做過 嬌
原創(chuàng)觀點2024-06-18 20:10:15
原標題:現(xiàn)在的娃肚子里還有蟲嗎?給孩子打蟲,家長應(yīng)該了解這3點! 小的時
原創(chuàng)觀點2024-06-18 20:08:30
原標題:寶寶出現(xiàn)這種情況,以后發(fā)育會落后同齡人,父母要及時糾正 昨天去
原創(chuàng)觀點2024-06-16 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