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班主任提醒:學霸非天生,優(yōu)秀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很多父母或忙于生計或忙于其他,對孩子疏于管教;還有的父母覺得教育孩子是老師的
原標題:班主任提醒:“學霸”非天生,優(yōu)秀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很多父母或忙于生計或忙于其他,對孩子疏于管教;還有的父母覺得教育孩子是老師的事,學校的事。其實,培養(yǎng)一個孩子成才,其中有老師、學校的功勞,更不可忽視的是父母在背后的努力付出。
家庭教育不到位,學校教育再好,也只能事倍功半。
每一位優(yōu)秀孩子的背后,都有重視家庭教育的家長。
而擁有這4個特點的家庭,更容易養(yǎng)出優(yōu)秀孩子,建議家長們讀一讀。
01
懂得控制情緒的家庭
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大部分家長都會產(chǎn)生焦慮的情緒,并且無法很好地控制情緒,久而久之,就會敏感易怒,經(jīng)常對孩子發(fā)脾氣。
成績怎么退步了?你是怎么學的?
養(yǎng)你還有什么用!又出去瘋玩!
整天光知道玩,長大后能有什么出息!
家里沒一個省心的,我每天累死累活容易嗎!
這樣的話,你對孩子說過嗎?
如果有,那么你就要開始學習會控制情緒了,而你的家庭,更要學會懂得控制情緒。
如果一個家庭整天只會傳來抱怨,在抱怨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會怎樣?我們都知道,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特別是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巨大。
從某種角度來說,孩子之所以產(chǎn)生問題行為,并不是孩子主動使然,而是被動影響與日積月累的結果。
如果家長是個愛抱怨、常訴苦的悲觀者,那么孩子的心智發(fā)展也會受到影響,變得越來越壓抑、消極。
長此下去,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學習積極性都會有所影響。到學校里,他們對于知識接受的能力也會隨之下降,老師教的東西學不進去,成績自然不會好,同時也會抱怨周圍的人和事,不去尋找真正的原因。
要想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狀態(tài),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經(jīng)常對著孩子抱怨。
無論有多大的苦悶,只要回到家,就要試著全部拋到腦后,給孩子一個積極、陽光的形象。
如果一個家庭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成長在一個正面積極的環(huán)境中,那么,這個孩子一定也是個會情緒管理的人,在學習上也會更自律、更有效率。
02
懂得良性溝通的家庭
曾經(jīng)有一位老師,問過孩子這樣一個問題:當你有了困惑,首先會向誰尋求幫助?
結果出乎所有家長的意料:排名第一的是朋友,其次是老師,而父母,只排在第三位。
當孩子有了困惑,為什么不向父母尋求幫助呢?
主要原因就是,這樣的家庭缺乏良性溝通,父母和孩子之間,有一道深深的鴻溝。
問題出在了哪里呢?其實,缺乏溝通的家庭,主要問題出在了家長身上。
家長平時不注重溝通技巧,和孩子的交流簡單粗暴,談話不講究方法和效果,只有情緒的宣泄,這樣的溝通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排斥、逆反心理。
沒有良性的溝通,家長和孩子互相不了解,當孩子的出現(xiàn)問題時,彼此無法深入溝通,孩子無法尋求到及時有效的解決,久而久之,心理、學習、成長就會受到影響。
如何才能進行良性溝通呢?
01
家長要學會傾聽
學會傾聽,這是溝通的第一步。如果孩子正為某事煩憂,父母不妨停下手邊的工作,坐好,安靜地傾聽孩子。
優(yōu)秀的父母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在家庭相處中,常常采用較平等的模式和孩子交流的家長,教出優(yōu)秀孩子的概率要大得多。
02
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當孩子遇到問題向父母尋求幫助的,父母給出的指導要越具體越好,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確定。
通過討論,方向會更明確,問題本身也會顯得清晰、明朗,這都有助于問題的真正解決。
同時,這種共同參與的方式,也會讓孩子產(chǎn)生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具有良性溝通的家庭,除了讓孩子有了表達意見的機會,還讓孩子有了更多的被信任的感覺。
將這種被信任感帶到學習中,它就會變成孩子內(nèi)在的學習潛力和動力,就更容易促進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
03
懂得制定規(guī)則的家庭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些孩子的問題看起來是無傷大雅的小缺陷,背后直接導致的原因是因為缺乏自制力。
家長要制定好規(guī)則,讓孩子知道每件事的界限。
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適應學校規(guī)則,以后走上社會也會更容易適應。
規(guī)則的制定不用太復雜,比如,幾點之前必須要做完作業(yè),學習的間隙最多玩10分鐘的手機等等。
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在學校里自然就形成了自我行為控制,一方面不會因為太調(diào)皮而有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學習中養(yǎng)成規(guī)律的好習慣。
家庭是孩子的港灣,只有營造了一個好的家庭環(huán)境、規(guī)則氛圍,才可以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學習、成長的空間。
04
懂得陪伴的家庭
我們都知道,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很重要。
但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呢?
一位具有多年經(jīng)驗的班主任說:“如果一個孩子不懂得閱讀,那么他一定有個不懂得陪伴的家長。”
孩子放學回來后,很多家長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做飯的做飯,看電視的看電視,玩手機的玩手機……一般都是放任孩子自己先去做作業(yè)。
其實,在孩子放學回家后到孩子睡覺前的這段時光,是家長陪伴孩子的黃金時期。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在學習這件事上,他們不是孤軍奮戰(zhàn),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將“終身學習”踐行到底。
這段時間里,家長陪孩子一起做作業(yè)、玩游戲,可以讓孩子充分感受自己的存在感,這種被愛的安全感,可以培養(yǎng)出孩子開朗、溫暖的性格。
“陪伴型”的家庭氛圍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并對孩子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
孩子在學校也會更加開朗、陽光,汲取知識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學霸”從來都不是天生的,通過后天的努力,每一位孩子都有成為“學霸”的潛力。
但是,這種后天的努力,不僅僅是孩子自己的努力,父母和家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推薦閱讀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都“縱容”孩子去浪費時間
陶行知:教育不能創(chuàng)造什么,但他能啟發(fā)解放兒童創(chuàng)造力以從事于創(chuàng)造之工作。
被老師稱作沒天賦的孩子,一年后卻逆襲成學霸,這位媽媽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