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2023年高考作文預測:拙中得巧,清光自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楊振寧先生常常對弟子們說,做人做事都離不開兩種態(tài)度:一是巧,
原標題:2023年高考作文預測:拙中得巧,清光自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楊振寧先生常常對弟子們說,做人做事都離不開兩種態(tài)度:一是“巧”,即講究方法,注重策略,正所謂“巧干能捕雄獅,蠻干難捉蟋蟀”;二是“拙”,即不走捷徑,不投機取巧,一步一個腳印。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和現(xiàn)實,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
這是一則思辨性材料作文題。
材料敘述的楊振寧先生對弟子“巧”與“拙”的指導中,分別闡述了“巧干勝于蠻干”和“寧拙勿巧”的人生道理。前者強調“巧”,是從“講究方法”的角度,指出我們要學會使巧勁,用巧力,巧妙行事,靈巧變通。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的“巧”偏向于褒義,指的是靈活變通,巧妙行事;“拙”(“蠻干”)指的是不顧客觀規(guī)律或實際情況去硬干,是貶義詞。后者強調“拙”,則是從“人生態(tài)度”的角度,提出“寧拙勿巧”的觀點:誠實、不投機取巧、一步一個腳印、踏實肯干。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的“拙”做褒義解,指的是腳踏實地,相關的詞條有:拙樸、拙誠、守拙、古拙、大巧若拙;而“巧”偏向于貶義的“取巧”:用巧妙的手段謀取利益(多指不正當的)或躲避困難,類似的詞語還有:投機取巧,奇技淫巧,巧言令色,巧舌如簧,巧立名目,巧偽夸飾等。由此可見,材料中的兩種觀點對于“巧”和“拙”的理解并不矛盾,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梢婎}目考查的是學生的思辨能力:我們既要腳踏實地,不投機取巧,又要能夠靈活變通,巧妙行事,不違背規(guī)律地蠻干。
寫作時,考生可以就其中的一種觀點來談,也可以綜合兩種觀點,辯證地思考“拙”與“巧”的關系,并結合現(xiàn)實談自己的看法:巧與拙是矛盾的,又是辯證統(tǒng)一的,有時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過分追求巧,反而弄巧成拙;而外在拙樸,內在奇巧,則可以達到爐火純青、“大巧若拙”的高境界??忌梢越Y合現(xiàn)實,使文章更有針對性,內容更充實。
原標題:更好地養(yǎng)育:培養(yǎng)能力,而不是消除行為 - 選本好書,讓生活松弛有度
觀察2024-11-26 11: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