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人人干人人爱,亚洲AV第二区国产精品

當“中文十級愛好者”成為博主 “中國通”,“通中國”
來源:搜狐 發(fā)表于2025-04-25 21:02:59 編輯:時寒峰
摘要: 原標題:當中文十級愛好者成為博主 中國通,通中國 近年來,一些精通中文的外國青年活躍于中國社交媒體,他們用優(yōu)美的文筆、生動的圖片或者幽默的

  原標題:當“中文十級愛好者”成為博主 “中國通”,“通中國”

  近年來,一些精通中文的外國青年活躍于中國社交媒體,他們用優(yōu)美的文筆、生動的圖片或者幽默的視頻內容,分享中文學習經歷、留學感受、文化體驗,并且深入探討不同文化間的碰撞交融,帶來諸多有益思考。近日,記者采訪了俄羅斯小伙大衛(wèi)和埃及青年劉正曦,聽他們講述跨文化傳播的故事。

  中文打開多扇大門

  “電視劇《甄嬛傳》里,安陵容聽不懂甄嬛講‘鄭伯克段于鄢’,就是因為她讀的典故不夠多。所以,我要做積極的傾聽者、學習者,持續(xù)積累中國典故和成語,避免詞不達意。”在視頻連線采訪中,大衛(wèi)說著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圍繞或輕松或深刻的人文話題侃侃而談。若不是一抬頭便能看見他的容貌,很容易讓人忘記這是一場與外國友人的對話。

  俄羅斯小伙大衛(wèi),中文名叫羅維衛(wèi),目前是北京大學在讀博士,曾獲得2014年“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比賽總冠軍,擔任過《世界青年說》節(jié)目常駐嘉賓、北京市旅游形象大使。自2011年起,他已在中國學習超過10年,先后攻讀漢語言文學本科、比較文學碩士和比較政治學博士。他在微博上擁有近150萬粉絲,同時運營著微信公眾號、抖音、小紅書等多個社交平臺。

  大衛(wèi)與中文結緣于對中國文字的好奇。兒時,玩具標簽上寫著“Made in China”并附有漢字標注的安全須知,當時他覺得復雜的漢字神秘有趣。

  在北京語言大學和中國同學一起學習《古代漢語》時,大衛(wèi)被文言文和繁體字“難到懷疑人生,只能把一篇篇3分鐘長的課文錄音反復聽40多遍”。

  但到了《現當代文學》,大衛(wèi)發(fā)現很多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作家都受到過蘇俄文學的影響。在清華讀碩士時,他專注于研究魯迅通過日語轉譯的俄羅斯文學作品,為此還專門去日本東京交換了1年。大衛(wèi)尤其欣賞魯迅創(chuàng)作的《故事新編》,用許多中國古典元素以古論今。此外,他還喜歡《聊齋志異》《三體》,最近在重讀孔孟和諸子散文。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大衛(wèi)認為,書中的智慧既超越國界,又跨越時空引發(fā)共鳴。“我們現在可能覺得古人很陌生,但實際上,我們如今思考的一些問題,他們早已思考過。換句話說,古人提出的很多問題,我們至今仍在作答。或許不存在永恒的答案,卻有著永恒的問題。”

  大衛(wèi)在中國結識的國際好友當中,有位畢業(yè)于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yè)、供職于中國外文出版發(fā)行事業(yè)局的外籍專家——埃及小伙劉正曦。兩人都曾擔任“漢語橋”出題官,互相打趣時,大衛(wèi)調侃他是“老干部”,劉正曦則稱大衛(wèi)“大哥”。

  普通話已經達到二級甲等的劉正曦,仍在繼續(xù)攻克多音字和易讀錯的字,不斷精進主持專業(yè)能力。此外,他對成語也充滿興趣。去年,他在埃及參與發(fā)起并組織了“‘學成語,識中華’第一屆成語大匯—外國人講中國成語故事”比賽,吸引了來自約20所高校的265名中文學習者參與。

  這樣的成績背后,是埃及深厚的漢語教學傳統(tǒng)和蓬勃發(fā)展態(tài)勢:1958年設立漢語專業(yè),是中東及非洲最早開展?jié)h語教學的國家;現有4所孔子學院、2所孔子課堂和2所魯班工坊;2020年將漢語納入中小學教育大綱,并已開展兩批公立中學中文教育試點。

  “學中文在埃及真的太火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其他國家學生通過HSK(漢語水平考試)4級就能申請獎學金,但在埃及至少要達到5級才行。”劉正曦說。他在Facebook上開設個人賬號“歪果仁學播音”,經常分享練聲技巧、口部操等內容,連他曾經的中文系老師也關注學習。

  劉正曦引用魯迅的話形容漢語的魅力: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他深刻認識到,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它不能帶來一切,但是可以打開多扇大門。

  從一句“我懂你”開始

  喝熱水、吃包子、喝豆汁就是懂中國了嗎?在大衛(wèi)看來,這些都只是淺表層面的文化模仿,“咱追求的目標并非這些,而是去感受、去體驗,通過縱深了解和橫向對比,深入理解中國是什么樣的。”2016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中,大衛(wèi)就曾說:“我不想成為淺嘗輒止的‘中國通’,而要‘通中國’。”

  他欣賞東晉詩人陶淵明筆下的田園意境,喜愛“潤物細無聲”“花落知多少”的優(yōu)美詩意,還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說理啟悟。

  不過大衛(wèi)最癡迷的還是書法藝術,他擅長俄文和日文書法,還研習過古埃及文字。在他眼中,中文書法最為博大精深:漢字數量繁多、筆畫多變、字體豐富,又蘊含深厚的中式哲學底蘊,即便不懂中文的人,也很容易被其深刻的美感所吸引。

  大衛(wèi)通過臨帖自學楷書和行書,歐陽詢、顏真卿、王羲之、趙孟頫、米芾等名家作品都是他的學習范本。從最初的滿心煩躁,到慢慢開始耐心感受毛筆與宣紙之間的摩擦力,掌握各種筆畫寫法,做到“意在筆先”。“寫得最好的字永遠是下一個”,大衛(wèi)說,這種追求完美的樂趣就像掛在驢子面前的胡蘿卜,激勵著他不斷更上一層樓,并且期待解鎖更多中國畫技法。

  人若經常游走于不同文化之間,便容易培養(yǎng)出敏銳的文化嗅覺。成年后在北京生活十余年,又曾旅居日美,大衛(wèi)深刻體會到:不同城市的氛圍和秩序以及人們之間的交往方式各異。與其放大文化差異,不如“珍惜有多元性的環(huán)境,保持好奇心,拓展知識面”。

  在好友劉正曦眼里,中國的模樣是“強”“美”“包容”:強在國家實力、國際影響力,就像他在雜志上發(fā)表的文章標題所言——《中國兩會,政策“風向標”牽動全球》《中國不會因為是大國就給別人穿小鞋》;美在美景美食、生態(tài)人文,“在新疆天池,隨手一拍就是Windows壁紙”“漂亮的唐裝大褂和漢服,我家也有”;包容則體現在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創(chuàng)業(yè)扶持措施,處處彰顯開放胸懷。

  若只能選兩個漢字送給世界,劉正曦會選擇“和合”——在百年變局中,世界需要和平、和諧與合作;在河北玉狗梁村,他用紀錄片講述這個國家級貧困村如何通過“瑜伽脫貧”實現蝶變;他還曾將中國共享單車模式成功介紹到埃及……

  所有這些對中華文化的深度探索,最終都指向同一個目標——搭建理解的橋梁。正如微信對話頁里,劉正曦發(fā)來的個人海報上的那句口號:人類命運共同體,從一句“我懂你”開始。

  以開放心態(tài)連接不同文化

  “所謂文化傳播,并不意味著天天講詩詞成語。”大衛(wèi)說,自己活躍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分享多語言學習經驗、留學趣事和知識思考,首要目標是讓更多人了解一種想象之外的生活方式。比如現在,大衛(wèi)正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學,并且追尋著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家胡適先生的足跡,去他生活過的地方,讀他的手稿和日記,特別感同身受。

  大衛(wèi)堅持最久的欄目,是個人微信公眾號睡前語音欄目“晚安衛(wèi)”。2017至2021年,他每晚發(fā)布1分鐘左右的簡短語音,分享見聞和心情,最后用中俄雙語道一聲晚安。

  不少關注了十幾年的粉絲,會發(fā)私信給大衛(wèi)講自己的故事,比如受其影響開始學外語、選擇感興趣的專業(yè),或是參加了一次跨國婚禮;俄羅斯中文學習者,也會因為大衛(wèi)的分享,不再覺得學中文遙不可及。

  由于精力有限,大衛(wèi)希望未來在能力范圍內把重點放在小紅書和Youtube上,探索更多可持續(xù)的分享形式。

  大衛(wèi)坦言,堅持分享的動力源于好奇心:“我覺得博主有責任傳遞多元信息,讓更多人快樂交流。”他主張以開放心態(tài)連接不同文化。

  相較于在不同平臺進行形式嘗試的大衛(wèi),劉正曦在屏幕上呈現出兩副截然不同的“面孔”:

  這一面,“5G沖浪”追熱點,熱梗頻出抖包袱,自稱“木乃伊區(qū)up主”——這是網絡達人@埃及法老劉正曦。

  這位網絡達人以快樂情緒為基調,在中國妻子的幫助下,結合網絡熱梗講解埃及文化,從不為了搞笑而搞笑。為確保專業(yè)度,他經常做大量功課,吃透權威資料后再用新穎方式呈現。有網友留言:“自從刷到過up主的視頻以后,想去埃及的欲望拉滿!”

  另一面,發(fā)型梳得一絲不茍,穿著西裝革履,講話字正腔圓——這是重要活動嘉賓或者官方宣傳短視頻主持人。接受采訪當天,劉正曦剛參加完海南國際文創(chuàng)周活動,次日又將飛往福建。

  在公共表達中,劉正曦要求自己“做好代表埃及的一張名片,講好真實的中國故事”。他總結出三點心得:真情實感不加濾鏡、把握分寸不冒犯人、分眾傳播通俗易懂。他舉例說,從共建“一帶一路”中埃合作成果,到電視劇《覺醒年代》《三體》在埃及熱播,這些鮮活案例,都是跨文化傳播的生動注腳。

投稿郵箱:qingjuedu@163.com
相關推薦
張雪峰談“讀研紅利還剩多少”:話題讓人焦慮,有的
張雪峰談“讀研紅利還剩多少”:話題讓人焦慮,有的

原標題:張雪峰談讀研紅利還剩多少:話題讓人焦慮,有的專業(yè)不讀研不行 4月

原創(chuàng)觀點9分鐘前

殘疾人當教師,不必要的限制條件該改改了
殘疾人當教師,不必要的限制條件該改改了

原標題:殘疾人當教師,不必要的限制條件該改改了 針對教師資格證體檢標準

原創(chuàng)觀點13分鐘前

“清華真是個資源過剩之地”,女生分享親身經歷,讓
“清華真是個資源過剩之地”,女生分享親身經歷,讓

原標題:清華真是個資源過剩之地,女生分享親身經歷,讓普通人破防 真有實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4 20:32:45

師范生為何不愿意去考研?
師范生為何不愿意去考研?

原標題:師范生為何不愿意去考研? 師范生群體近年來呈現出考研意愿降低的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4 20:31:34

文科生的未來在哪里?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文科生的未來在哪里?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原標題:文科生的未來在哪里?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科技浪潮之下,文科生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4 20:27:30

初中三年,如果孩子能做到這幾點,中考就穩(wěn)了
初中三年,如果孩子能做到這幾點,中考就穩(wěn)了

原標題:初中三年,如果孩子能做到這幾點,中考就穩(wěn)了 初中三年,一晃而過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2 19:55:47

父母不要“頻繁糾正”孩子,你糾正一次,孩子傷一次
父母不要“頻繁糾正”孩子,你糾正一次,孩子傷一次

原標題:父母不要頻繁糾正孩子,你糾正一次,孩子傷一次 當代家長,似乎都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2 19:55:13

浙大哲學院院長王?。何目频膬r值不在于直接創(chuàng)造GDP
浙大哲學院院長王?。何目频膬r值不在于直接創(chuàng)造GDP

原標題:浙大哲學院院長王?。何目频膬r值不在于直接創(chuàng)造GDP 浙江大學哲學學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2 19:52:45

北大博士入職民辦高校被指學歷浪費?博士就業(yè)真相
北大博士入職民辦高校被指學歷浪費?博士就業(yè)真相

原標題:北大博士入職民辦高校被指學歷浪費?博士就業(yè)真相 年薪25-90萬,安家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2 19:41:02

美育何以成為時代的剛需?
美育何以成為時代的剛需?

原標題:美育何以成為時代的剛需? 江南多詩意,錢塘有弦歌。隨著教育部學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1 20:4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