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哪吒之魔童鬧?!分械?個成長隱喻 你看懂了嗎? 01 今年春節(jié)檔最火的電影,肯定是《哪吒之魔童鬧?!妨恕?我們對神話人物的認知,大多來自
原標題:《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3個成長隱喻 你看懂了嗎?
01
今年春節(jié)檔最火的電影,肯定是《哪吒之魔童鬧?!妨?。
我們對神話人物的認知,大多來自于《西游記》,而電影中的人物背景,應(yīng)該和《封神演義》的關(guān)系更大。
比如哪吒是靈珠子轉(zhuǎn)世,比如闡教、截教,比如石磯娘娘,比如封神大戰(zhàn),都是《封神演義》里面有的。
在《封神演義》里,東海龍王和電影里一樣叫敖光而不是像《西游記》里那樣叫敖廣,石磯娘娘也確實是被太乙真人的九龍神火罩給收了的。
當然,影片的創(chuàng)作者只是借用了里面的一些名字和大背景,整個故事都是重新創(chuàng)作的。
從票房來看,這部片子斷崖式領(lǐng)先第二名,可見觀眾的追捧程度。
對于任何文藝作品,向來在作者完成創(chuàng)作之后,讀者和觀眾都會有各自的理解。
有些人可能和作者正好心意相通,有些人有作者本意之外的感悟,這其實很正常。
正如看到鮮花,有人感受到世間美好,有人感受到物是人非,而植物開花實際上只是為了吸引蜜蜂授粉而已。
這一點,魯迅先生的論述大家都耳熟能詳,不再引用。
看完了電影,我覺得有三個成長方面的隱喻。
02
第一個,是我們都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當哪吒重塑肉身,師傅幫他塑成了原來的樣子。
這時候,李靖夫婦不滿意,哪吒自己也不滿意。
他們紛紛提出各自的要求,最后沒辦法,只好讓哪吒自己來操刀。
但塑出來的結(jié)果,卻更加不如人意,最終還是接納了最初的樣子。
這個橋段引來了許多職場人的吐槽,因為重塑肉身的過程像極了工作的日常:
做個PPT,領(lǐng)導改了又改,結(jié)果還是改成了最初的樣子。
乙方提出的方案甲方不滿意,提出各種要求,修改到最后,還是采用了第一版。
……
但作為教育博主,我更覺得這是一個成長的隱喻。
對于孩子的成長,大家有著各種各樣美好的期盼,都覺得孩子在很多地方不完美。
但如果拿一個所謂“完美”的孩子來換,我想大多數(shù)家長都不愿意,孩子自己也不希望變成別人。
人生很難被定義,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幻想成為別人的樣子,最終只能不倫不類。
接納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成長之路。
03
第二個,只有親情最值得信任。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會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是每個人都靠得住。
有些人可能是我們?nèi)松飞系馁F人,在某一段路途中對我們幫助有加。
有些人可能是我們?nèi)松飞系南葳?,稍不留意就讓我們身陷泥濘?/p>
看起來和藹可親、位高權(quán)重的天量仙翁,居然暗地里是荼毒生靈,玩弄他人的命運與前途的大反派。
但有兩個人是我們永遠的貴人,永遠值得我們信任,那就是父母。
不管是李靖夫婦對哪吒,還是東海龍王對敖丙,還是申公豹父親對申小豹,都讓我們看到了人世間最真最醇的親情。
或許,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去考慮問題。
或許,任何人之間都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guān)系。
但父母的最大利益,無非是讓子女過得更好。
為此,他們無懼生死。
“和你度過的每一天,娘都很開心。娘從沒在乎過,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兒。”
殷夫人的這段話,應(yīng)該代表了所有父母的心聲。
04
第三,自身的強大才是根本。
在劇中,哪吒想幫助朋友,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想為父母報仇,想逃出天元鼎的圍困,想戰(zhàn)勝強大的無量仙翁。
而哪吒做這一切的保障,是他擁有強大的戰(zhàn)力。
自身不強大,就像普通的陳塘關(guān)百姓一樣,只會任人宰割。
自身強大,才能既解救自己,又幫助他人。
我們要有“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勇氣,也要有把皇帝拉下馬的能力。
有了把皇帝拉下馬的能力,皇帝也懼你三分。
沒有那個能力,只會由人殺剮。
生活中的困難正如前進路上的石頭,弱者會被絆倒摔得鼻青臉腫,強者會墊在腳下讓自己走得更高,看得更遠。
哪怕是三昧真火煅燒,也只是助自己煉就不壞真身。
當然,我們也需要團結(jié)的力量,但同樣,你只有強大了,才能振臂一呼,響者云集。
05
也有人將影片解讀為國和國之間的事情。這其實也沒有問題。
治大國如烹小鮮,從基本道理上來說,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發(fā)展也并無不同,無非是處理好個體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
堅持自己的個性和特點,不斷強大自身的能力,重視最樸素的情感紐帶,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力量,這是成長和成功的不二法門。
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都是如此。
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