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今年寒假,很多人都不帶神獸出去玩了 寒假已有20多天了,大家都是怎么安排家里的神獸的? 但今年的情況有點特殊,大家對于帶孩子出去玩的熱
原標題:今年寒假,很多人都不帶神獸出去玩了
寒假已有20多天了,大家都是怎么安排家里的神獸的?
但今年的情況有點特殊,大家對于帶孩子出去玩的熱情好像沒有往年那么高了。 至于原因嘛,可能也是多方面的。 有人是被今年兇猛的甲流嚇退了。
有人是因為覺得春節(jié)的機酒太貴了,不值當。
還有人是因為沒有時間,又要上班,又要忙乎著過年。
我一朋友家就是最后這種情況,他們是雙職工家庭,兩口子平時很難請假。春節(jié)這幾天事情又多,所以今年寒假,他們就不打算帶著孩子去遠一點兒的地方玩了。
說起這事兒,朋友覺得還有點愧疚,對不起孩子。 因為別的孩子,寒假都去紐約、倫敦、意大利……,她卻只能帶孩子周邊游。
開學后的寒假見聞,別的孩子寫的都是盧浮宮、帝國大廈、香榭麗舍大街……,而她的孩子只能寫寫北京、保定……
聽她說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兒。 什么事兒呢?
前不久,我和一個初中語文老師聊了聊。 她說,按理說,現(xiàn)在的孩子見多識廣,寫出的作文也應該情節(jié)豐富,言之有物才對。
但是,當你看了TA們的作文后就會發(fā)現(xiàn)。 很多孩子,盡管看過那么多名山大川,見過那么多的詩和遠方。但是寫出的作文依然空洞無物,乏善可陳。雖然已經2025年了,但是孩子們作文里寫的,還是幾十年前的爛梗。
寫好人好事,總會寫扶老大爺過馬路。
給主人公起的名字,不是小明就是小紅。
寫一篇游記,不是各種華麗辭藻的堆砌,就是完全不走心的流水賬。
語文老師很無奈:“我就想問問,現(xiàn)在的馬路上,哪有那么多老大爺能讓他們扶?”
聽完這位老師的一席話,我突然想起小張寫過的一篇作文。 作文的題目是《媽媽愛我》,他是這樣寫的:
一個雨夜,烏云密布,電閃雷鳴,我卻突然發(fā)起了高燒,媽媽一摸我滾燙的額頭,嚇壞了。
“走走走,媽媽帶你去醫(yī)院。”她邊說邊急忙收拾東西,準備出門。我趴在母親的背上,感受到她那堅實的肩膀,像是一座山。母親很瘦弱,但此刻,她的背影在我眼中卻顯得此偉岸……
看完以后,我都氣笑了。
拜托,都啥年代了,我還背著你去醫(yī)院,即使真的是我?guī)е闳メt(yī)院,至少也應該是打車或者你爸開車吧? 小張振振有詞:大家都這么寫,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母子情深。我:能體現(xiàn)母子情深的事兒多了去了,你就不能寫點新鮮的么? 小張:哎呀,你不懂,我們寫作文和你寫公眾號不一樣。
咱就是說, 這么新的腦子里,為什么裝了那么多陳詞爛梗?所以,你看,如果你擔心不帶孩子去遠游。 就影響了他的眼界、世界觀,讓他少了很多作文素材的話。 那你可以稍稍放下這份焦慮了。 因為即使你帶著他走得再遠,他可能依然寫不出一篇好作文。
見了那么多名山大川為啥依然寫不出一篇好作文
我們大人帶孩子出去旅游的初心總是好的。 希望他能見天地、見眾生、見世界。
但是,孩子可能不這么想,他們對旅游的期待可能和這些都沒啥關系。 當代小孩出去旅游現(xiàn)狀belike:
你帶他去看歷史古跡,他說無聊沒意思;
帶他去感受風土人情,他關心的永遠都是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白天逛景點他嫌累嫌煩走不動,晚上到了酒店,抱著手機精神百倍就是不睡;
旅游對他來說,就是換個地方睡覺,換個地方吃甜品、吃烤串;
你給他拍個照,他馬上捂臉,讓他和你拍個照,百般不情愿總拉個臉;
你總覺得不帶他出門旅游他很可憐,結果帶他們出來,才發(fā)現(xiàn),可憐的人可能是你自己。
去年寒假,我?guī)е埲W洲半旅行半工作。 結果,他一路下來,扮演的都是 懶得拍照、懶得社交、懶得看景、懶得說話的“四懶新人”。 所以,你們看到的有小張的照片,大多數(shù)都是背影。
而他全程最興奮的就是我們要去巴黎的里昂火車站坐車去尼斯。 為什么? 因為他刷視頻看到那個火車站有裸男扔屎。他還定位了具體的位置,到了那以后,他一頓咔咔拍照。我能說什么?我無話可說。
所以,如果你指望帶著孩子出去旅行一趟,他就能長見識,開眼界,有思考。你可能也是有點想多了。
我前面提到的語文老師,就舉了一個例子。她給學生布置作文,題目是《在路上》。很多孩子都會寫到爬山,有人可能只寫到黃山風景奇秀,泰山雄偉壯觀,然后再列舉幾個有名的景點,就結束了,整個文章就很空洞乏味。
稍微好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加一些情節(jié),比如有人會寫到,當他爬不動的時候,路上遇見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告訴他要堅持,然后就生硬地講了一通關于“堅持”的大道理。類似于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吧啦吧啦,像是在寫一道道法題。
而更好一點的孩子,可能就會寫得比較有人情味。比如同樣寫,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奶奶,他會寫:
老奶奶說,小伙子,我覺得你特別棒,因為我看你已經很累了,但你還是堅持繼續(xù)往前走。
我說:“對,因為我怕一旦停下來,我就會放棄。”
老奶奶用贊許的眼光看著我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不過老奶奶活了這么大年齡,我想和你多聊兩句,其實這爬山就和人生一樣,在你覺得特別困難的時候,你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更美的風景。
不過,我還想告訴你一句話,趕路很重要,沿途的風景也很重要,遇到好風景的時候,你也要記得停下來看一看,因為那可能是你以后的美好回憶,會成為你接下來的力量。”
……
這樣的文章,就有故事、有情節(jié),感情也很飽滿,容易拿高分。那為啥很多孩子寫出的作文都很干癟?
或許是因為,他們雖然見了天地,見了眾生,卻沒有見自己。他們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看風景,但是卻沒有自己的感受,沒有自己的觀察,沒有自己的思考,沒有把這些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所以只能浮皮潦草地寫一點干巴巴的風景和道理,沒有任何真情實感,也就沒辦法打動人心。其實,如果孩子能有觀察有思考,即使就在自己家周邊玩玩,也能有收獲。
只要用心
周邊游也同樣可以見世界
和那位語文老師聊天的時候。我問她,對于那些去看了世界也寫不出好作文的孩子,有沒有什么好建議么?她說,可以去看看別人寫的好作文。說到這兒,她又舉了一個好作文的例子。
比如同樣是寫北京,有的孩子可能寫的都是故宮、國博、頤和園,而有個孩子寫的是她家旁邊的首鋼園,她是這么寫的。
上下
看完這篇文章,是不是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雖然有些稚嫩,但是不落俗套,而且從自身的經歷出發(fā),結合了自己的一些觀察和思考。 人味很濃,不像很多千篇一律的文章那樣,有很強的人機感。
所以說嘛,有時候去哪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能不能坐下來和孩子聊一聊,讓他把自己的眼睛和心都打開,認真地感受一下這個真實的、五彩斑斕的世界。
觀察力和感受力,是這代孩子普遍欠缺的兩種能力。如果能用心感受的話,哪怕就是在家附近遛達遛達,也同樣可以見世界、見眾生。
受這件事兒的啟發(fā), 我給自己的2025年立了一個新的flag。明年,我要利用周末和一些小長假,帶著吉米打卡距離北京2小時的周邊城市。
山西、天津、河北、河南和內蒙……可去的地方其實蠻多的。而且因為離得近,也不用做長長的攻略,可以說走就走。 這樣的短途旅行也更容易實現(xiàn)。
所以,最后,我想表達什么呢? 我想說的是,不論寒假暑假,如果有時間有條件,帶著孩子去更遠的地方,當然也很好。 如果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只能在家附近玩玩,也別覺得就愧對孩子。 對孩子來說,跨越半個地球,和高鐵2小時,都是在看世界、見世面。
而且, 有時候,我們也要適當放下一些功利心。哪怕有時候孩子啥都沒記住,但只要大家玩得開心、痛快,也是一種收獲。
前幾天,我?guī)е埡图兹セ┝恕?nbsp;雪場的風吹得嗷嗷的,超級冷,雪下冰,很難滑,環(huán)境真的有點兒惡劣。 整條雪道上只有小張一個人。
當我看見,漫天的風雪中,有一個小人兒滑出來的時候,我突然有點感動。 這就是所謂的真愛吧。我覺得這樣的孩子, 管他愛不愛學習呢,在我這個媽心里也是一級棒了。
吉米也“滑”了雪。
雖然沒有哥哥那么帥,但是他玩得也是真開心。嗯,這就夠了。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都需要一些什么都不圖的,純粹的快樂。所以,放寒假了,留出一些時間讓孩子多玩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