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癱子娘、瘋子爹,744分高考狀元被清華錄取八年后,現(xiàn)狀令人淚目 2016年,河北滄州一個破敗的農(nóng)家小院里爆出驚天新聞18歲的龐眾望以744分的高考
原標題:癱子娘、瘋子爹,744分高考狀元被清華錄取八年后,現(xiàn)狀令人淚目
2016年,河北滄州一個破敗的農(nóng)家小院里爆出驚天新聞——18歲的龐眾望以744分的高考成績拿下河北省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
更讓人揪心的是,當記者蜂擁而至時,鏡頭拍下了這個天才少年的真實家庭:母親癱瘓在床,父親精神失常,家里唯一的電器是房梁上吊著的燈泡。
所有人都以為,這個"全中國最苦的高考狀元"終于要逆天改命了。
可誰能想到,8年后的今天,當媒體再次找到龐眾望時,他的選擇讓無數(shù)人淚流滿面……
【命運的起點:生在深淵,仰望星空】
1998年,龐眾望出生在河北滄州一個連貧困戶都算不上的家庭。
母親龐志琴自幼患有脊柱裂,下半身完全癱瘓,父親龐向東時清醒時糊涂,發(fā)病時會砸爛家里所有能砸的東西。
村里人都說這孩子投錯了胎。
可誰也沒想到,這個趴在母親病榻邊寫作業(yè)的男孩,會在十八年后震動全國。
五歲那年,小眾望就學會了踩著板凳做飯,鍋臺比他還高,炒菜時油點子濺在臉上也不敢哭——怕驚醒剛睡著的爹。
上小學時,他每天背著撿來的書包往返十幾里路,途中要經(jīng)過一片墳地,他說自己從不害怕:"我娘說讀書人能看見光。"
【高考神話:744分背后的血淚
2016年6月,龐眾望走進高考考場時,兜里揣著三個涼饅頭——那是他三天的口糧。
當清華招生組的老師連夜趕到他家時,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土坯房裂縫能塞進拳頭,爹蹲在墻角啃生土豆,癱瘓的母親用兩根木棍支撐著給他整理錄取通知書。
面對鏡頭,這個瘦弱的少年只說了一句話:"我沒覺得苦,我娘用兩根手指教我認字的時候,比這難多了。"
原來,龐志琴雖然只有兩根手指能活動,卻用木棍在沙土上一筆一劃教會了兒子《三字經(jīng)》。
那年夏天,"寒門貴子"的報道鋪天蓋地,愛心捐款超過200萬。
可誰也沒想到,這筆錢會引發(fā)一場風暴。
【驚天抉擇:200萬捐款背后的較量】
當慈善機構帶著捐款上門時,龐眾望做了一件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事——他拒收了絕大部分資助,只留下10萬元給父母治病。
校長急得直跺腳:"你這孩子傻??!清華學費一年就五千!"
這個穿著補丁褲子的少年卻在采訪里說:"我算了,助學貸款加勤工儉學夠用,這些錢該給更窮的人。"
后來人們才知道,他把捐款轉(zhuǎn)贈給了同村三個失學兒童,其中一個孩子父親剛因礦難癱瘓——簡直是他家庭的翻版。
有記者追問為什么,他低頭搓著洗得發(fā)白的校服:"因為我知道等不到的滋味。"
【清華八年:從"狀元"到"鋼鐵戰(zhàn)士"】
在清華精密儀器系,龐眾望成了最特殊的存在
同學玩無人機時,他在實驗室通宵調(diào)試零件;舍友出國旅游時,他打三份工往家里寄錢。
2018年冬,父親病情惡化走失,他連夜站票趕回河北,在零下15度的雪地里找了整夜,背回父親時兩個耳朵凍得紫黑。
導師含淚回憶:"他從來不說難,可我們看見他躲在廁所吃饅頭就咸菜。"
這個拿遍國家獎學金的學霸,每月生活費始終控制在400元以內(nèi),卻默默資助著云南山區(qū)兩個孤兒。
2020年疫情暴發(fā),他研發(fā)的測溫儀被用在武漢醫(yī)院,專利費全捐了出去,記者采訪時他正給母親擦身子:"我娘說過,人活著得對得起良心。"
【現(xiàn)狀曝光:令人淚目的"循環(huán)"】
今年四月,有人在河北某鄉(xiāng)村中學看到了龐眾望——這個本該留在大城市的清華碩士,居然成了母校的物理老師!
更讓人震驚的是,他把患病的父母都接到了學校宿舍,每天清晨五點,總能看到他背著父親去操場遛彎,然后趕在早讀前給母親按摩雙腿。
校長紅著眼睛說:"他拒絕了一堆幾十萬年薪的工作,說這里的孩子像當年的他。"
如今,他教的班級連續(xù)兩年中考物理全縣第一,有學生哽咽著說:"龐老師總買肉夾饃給我們吃,可他自己午飯永遠是饅頭。"
當被問及人生規(guī)劃時,這個而立之年的男人望著操場上奔跑的學生笑了笑:"我娘說,要把別人點給我的燈,傳下去。"
【終章:不滅的微光】
有人算過一筆賬:如果當年龐眾望收下那200萬,現(xiàn)在早該有車有房。
可在他不到30平米的教師宿舍里,最值錢的是一臺二手電腦,屏幕上還留著給父親買的藥訂單。
曾有網(wǎng)紅想砸錢拍他的故事,被他婉拒:"我娘不是用來賣慘的。"
最近的照片里,他推著輪椅上的母親在校園看櫻花,父親安靜地跟在身后——這個曾被預言"活不出命數(shù)"的家庭,如今成了整個村莊的燈塔。
或許正如他在日記里寫的那樣:"命運給我的爛牌,我偏要打出春天。"
原標題:浙大、武大校長莞莞類卿爆火!網(wǎng)友:高校有自己的替身文學 2025年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14 19:37:40
原標題:混文憑時代終結!高校嚴進嚴出,從737名預警到215人降級 2025年3月,華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13 17:07:41
原標題:北大教授提議在哪繳稅在哪高考!網(wǎng)友炸鍋:北京學區(qū)房要涼? 2025年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13 17: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