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為什么我們的孩子不再刻苦學習了? 我當高中語文老師的時候,語文試卷里曾有這么一篇文言文。有一個爹,是個大官,吃飯時,不給孩子吃肉,
原標題:為什么我們的孩子不再刻苦學習了?
我當高中語文老師的時候,語文試卷里曾有這么一篇文言文。有一個爹,是個大官,吃飯時,不給孩子吃肉,只給孩子吃素菜。說,肉是他的俸祿買的,所以他可以吃,而孩子還沒有自己的俸祿,所以只能吃素。你若想吃肉,就得好好讀書,考中科舉,獲得功名,你才有肉吃。
那是物質(zhì)還不豐富的時代??墒俏覀儸F(xiàn)在這個時代,孩子們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卻是普遍偏胖。不是有沒有肉吃的問題,而是營養(yǎng)過剩的問題。菜蟲都有雙下巴了,我現(xiàn)在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如何激發(fā)孩子去熱愛運動,而不是刻苦念書。
我們的孩子為什么不用功了,
不刻苦了?
我生在農(nóng)村,“雙搶”的季節(jié)里,爹媽很晚才從田地里疲憊地回來,還要做飯給我跟我哥吃。我哥自小讀書勤奮,我恰是我哥的反面,一點都不刻苦,我媽語重心長的告誡,考個大學,吃國家飯,就不用像爹媽這么辛苦了。后來,在高考前,我總算刻苦了一下,考進了馬云的學校。但直到我辭職,我的年收入都沒超過10萬。那時我高級職稱評上已經(jīng)10年了。
另一位朋友,他有一個同學,沒考上大學,后來去看風水了,算命尋穴,改造房屋,收費動輒上萬,目前坐擁房產(chǎn)十幾套——我沒跟我媽說,這就是知識改變命運。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大概20年前還有人在談的。但這個恐怕只對剛剛恢復高考之后的那十幾年有用?,F(xiàn)在呢,改變命運,基本上靠拆遷。我聽過最冷的一個笑話,就是,某夫妻,在2008年之前賣掉在北京的房子,赴美留學,10年之后,學成歸來,發(fā)現(xiàn)他連18線小城市的房子也買不起了……這就叫知識改變命運。
我們的孩子為什么不用功了,不刻苦了?因為我們的孩子,他們所處的時代,跟我們那時候,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了。對城市中產(chǎn)階層來說,生活的艱辛沒有了,改變命運的動力也沒有了。
以前,我們之所以還會匍匐在嚴酷的應是體制之下,是因為,通過這么嚴苛的制度,我們可以改變命運,可以獲得學習之外的東西。動力不在于學習新知的樂趣,而在于科舉獲得功名之后的那個肉。就像韓老板跟我說的他童年時學電子琴的故事,他之所以愿意去學電子琴,完全不是因為愛音樂、愛藝術,而是因為,他爸爸答應,每次學完電子琴,就給他吃一塊光明牌的大冰磚。
而現(xiàn)在呢?我們的孩子不是沒肉吃,也不是沒有冰激凌吃,生活本身已經(jīng)足夠美好,完全不必刻苦,一切超級奢靡的物質(zhì)享受就在眼前,他們就生在蜜罐子里,你叫他怎么有動力去刻苦?
即是說,因為技術的進步,物質(zhì)的大量豐富,我們的教育也面臨了一個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在中國,向來是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傳統(tǒng)。關于學習,我們被諄諄告誡的勵志的格言,從來就是要吃苦。比如“懸梁刺股”,比如“囊螢映雪”,比如“鑿壁偷光”。貧窮的孩子勤奮讀書,終于有朝一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樣的胡蘿卜掛在辛苦拉磨的驢子面前,騙了一代又一代,垂數(shù)千年。
然而,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不吃這一套了。“頭懸梁,錐刺股”的努力學習,難道就是為了把現(xiàn)在美好的命運改變回去嗎?但教育體制的嚴苛依舊,于是便與孩子們生活的現(xiàn)實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強烈沖突。
舊的教育觀念失效了,
新的在哪里?
關于囊螢讀書的故事,我也跟菜蟲同學講過,菜蟲關心的是,那螢火蟲的光有多亮,能照明多久。這個故事,他get到的不是刻苦讀書,而是一個科普話題。兩年前,菜蟲的口頭禪是:又不會死的。問他作業(yè)做完了沒?他回答,又不會死的。早上叫他起床,以免遲到,他回答:又不會死的。我分析過菜蟲同學這種對學習的無所謂,除了熊父母要求不夠高之外,想來,他對當下的生活,也還大體滿意。而他不甚滿意的,則是學校教育。
有個刻舟求劍的故事,值得跟大家再說一遍,某人在船上掉了一把劍,于是在掉劍的船體附近刻了一條記號,待會可以從這個方位去找劍。這個說的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時代就是這條河流,一直在往前流淌,我們的孩子當下所處,已經(jīng)是后現(xiàn)代之后了,可是你還在前現(xiàn)代的刻舟的地方找來找去。你刻在船上的那條痕跡,就是多年前,你的父母老師刻在你身上的那條痕跡。這種思維的惰性,豈不悲夫?
舊的教育觀念失效了,那么新的在哪里?
其實,新的教育,早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了。我以為,我們的這一代孩子,他們的使命在于,尋找他們自身的價值,活出他們的自我。唯有這一條路,才可以喚起這些這一代孩子的原力覺醒。到那個時候,“刻苦”這個詞或許會消泯,取而代之的那個詞,叫做“投入”。
就是說,我們這些熊父母,在當下,必須要幫助孩子認識到,他最富有熱情的那個事情是什么,然后,用他最多的生命熱情投入進去。在做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他才會真正地“沉迷于學習而不能自拔”,因為,這種學習,才是他自己生命深處的渴望,是本能的沖動,帶有強烈而不可遏制的能量。
我的侄兒,下半年就要去康奈爾大學念書了。昨晚聽到這個消息,我高興地開了一瓶酒,一個人自斟自飲。侄兒讀書其實也蠻用功的,甚至也說得上投入。但都不是爹媽逼的。我這里用的形容詞,叫做“投入”,而不是“刻苦”。這個人2016年參加的高考,高考前還在熬夜看歐洲杯,《權(quán)力的游戲》也剛好那時候更新,他還追劇,你說他刻苦嗎?我覺得,他最重要的經(jīng)驗,不在于康奈爾大學畢業(yè)就有肉吃,而是,他很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目標,于是就給自己設定了方向,同時,他有自我管理能力。
用他媽媽的話來說,就是豆豆這個人啊,思想力超過同齡人,學習力也超過同齡人。這都是因為,他早早地便有了自我意識。他讀初中時,凡我批評應試教育,便開心得不得了。讀了高中,就不再對我隨聲附和,而有了自己的主見。雖然我因為失去了侄兒這個超級擁躉而頗有點失落,但我更高興的是,這個侄兒,他有了自我,他建立了用以評判事物的獨立的尺度。
我私下里較為樂觀地認為,這一代新人,將是自我的,是徹底的個人主義的。他們的使命,乃在于,徹徹底底、完完全全,為自己而活,而非為了任何外在的事物。
我們的孩子為什么不再刻苦了?因為刻苦沒用了。而我們這一代父母老師,當下真正的使命在于,我們迫切需要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引導孩子們?nèi)ハ硎芩麄兯硎艿哪切┪锸隆V挥性谒麄冏约焊信d趣的事物上,他們才會將最為寶貴的思辨力、專注力、學習力、創(chuàng)造力投入其中。
遲早有一天,他們也將會這樣充滿激情的,去建構(gòu)他們的生活,重塑屬于他們的世界。
原標題:剛開學如何與老師有效溝通了解孩子的表現(xiàn)?有哪些經(jīng)驗可以分享?
原創(chuàng)觀點59分鐘前
原標題:當孩子有五個叛逆表現(xiàn),說明已經(jīng)進入青春期,養(yǎng)育有三個重點 隨著
原創(chuàng)觀點1小時前
原標題:00后面試,面試官:什么水永遠不結(jié)冰?如此回答被淘汰 都說初生牛犢
原創(chuàng)觀點2024-09-16 10:40:37
原標題:留學生嫌每月10000生活費少痛罵父親,網(wǎng)友意見不一,你怎么看? 俗話
原創(chuàng)觀點2024-09-16 10:32:23
原標題:武漢大學琉璃瓦片被炒到3000多元一塊?閑魚回應 9月11日,有網(wǎng)友發(fā)帖
原創(chuàng)觀點2024-09-16 10:31:15
原標題:公考面試班一般培訓幾天?說說我的真實經(jīng)歷 面對公考面試的緊張與
原創(chuàng)觀點2024-09-15 14: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