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不顧后果地想要做做看、嘗嘗看!孩子不能說的秘密 藏在網紅玩具中 玩具是孩子第一個朋友,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主動性。父
原標題:不顧后果地想要做做看、嘗嘗看!孩子不能說的秘密 藏在“網紅玩具”中
玩具是孩子第一個朋友,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主動性。父母順應孩子的天性和心態(tài),不因為他玩某款玩具大驚失色,也不強硬控制孩子選擇玩具的權利。
上周去接10歲的妹妹放學,我發(fā)現她們班上流行一種“暖手寶”,造型萌、可以捏、還可以暖手,非常解壓。
這讓我想起另一款火遍大江南北的解壓玩具:蘿卜刀。而鼻吸棒、捏捏樂等之前也火過一陣,因為產品安全問題被媒體曝光,一陣子就銷聲匿跡了。
玩具更新換代很快,小孩們總能找到樂子。這不,沒了蘿卜刀,她們又從“暖手寶”里找到慰藉。就說是玩具,也分三六九等。對父母來說,魔方、七巧板、樂高,就算是“好”玩具,但蘿卜刀、鼻吸棒、捏捏樂,就屬于“無聊”的玩具,一經流行,免不了被打壓。其實,玩具對孩子來說,是探索世界必不可少的渠道與工具。
我做兒童心理咨詢時,經常會問孩子“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而孩子的回答,往往反映出他們的性格、認知、三觀和心智成長程度。
芭比創(chuàng)始人露絲·漢德勒談芭比娃娃對孩子的意義時,認為:“芭比能幫助孩子意識到,自己可以成為想成為的任何人。”
玩具是兒童成長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孩子會通過玩具學習怎么成為自己、活出自己。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深入分析一下:孩子對玩具的喜愛,反映了怎樣的心態(tài)?會帶來怎樣的問題?父母又該如何陪伴孩子更好地成長?
玩具里藏著孩子的“底層邏輯”
有位企業(yè)家大佬曾說:備受熱捧的盲盒,底層邏輯是「賭博」。
盲盒的熱銷,順應了人類生來就有的賭徒心態(tài):從情緒落差中,得到心跳加速的興奮感和刺激感。
一款玩具之所以熱銷,不只是好玩,更是因為貼合人性。
蘿卜刀、鼻吸棒等玩具的熱銷,也對應了這個原理。
蘿卜刀創(chuàng)始人是一名3D手工愛好者,它酷炫的外表滿足了人的獵奇心理和新鮮感。后被商家盜版批量制造,才會流向中小學市場。
喜歡蘿卜刀的底層邏輯是:獵奇。
他們喜歡沒玩過、少有人知道的東西,比如3D打印玩具。喜歡蘿卜刀的孩子,會青睞獵奇的東西,哪怕蘿卜刀消失了,他們也會被有著同樣底層邏輯的玩具吸引。鼻吸棒的熱銷也有著同樣的底層邏輯,吸一吸就能提神醒腦。
熱銷玩具順應孩子的天性而生。大人插手孩子玩玩具,最好不要簡單粗暴的禁止,而是用更安全健康的方式幫助孩子選擇玩具。
比如,孩子喜歡“酷炫”“小眾”“新鮮”的東西,家長給孩子選擇玩具時,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有創(chuàng)新性、科技感、一眼看過去很酷的玩具;
孩子喜歡“溫暖”“毛絨”“可愛”的東西,家長可以帶孩子逛逛玩偶市場,玩一玩夾娃娃。孩子不見得非得擁有某個玩具,只是需要一個和喜歡的玩具一起玩耍的體驗。
《三聯少年》有一篇文章,作者是小學六年級學生劉牧青,在談起大人們對蘿卜刀“嚴防死守”時,他寫道:
“小學生白天在學校里被“嚴加看守”,放學又要生活在家長的“威壓”之中,周末還要在輔導班之間“求生存”。玩具想被小學生喜歡,就一定要小巧,最好能隨身攜帶、玩法簡單、相對廉價。
蘿卜刀是無罪的,玩并不是墮落,越讓大家認清玩具的性質,學生黨就越不會在不適宜的場合、時間玩這個東西。你為我著想,我為你考慮,才能一步步走出惡性循環(huán)。”
“禁果”心理:
大人越反對,孩子越起勁
“爸媽越不讓我玩,我越是想玩。”孩子會格外好奇大人要求“不許碰”的東西。
這種逆反心態(tài),是人類刻進DNA里的天性。
北師大心理學曾發(fā)表過一篇科普文章,里面提到:逆反心是禁果效應的副產品,本質是因為好奇心得不到滿足產生的。
就像媽媽喂小孩吃藥,但孩子不愿意吃,媽媽就故意把藥掉地上,對孩子說:“不許吃,聽到沒?千萬不許吃!”
孩子還不會走路,聽到媽媽的話卻迅速爬起來,撿起藥塞進嘴里。
越不讓孩子吃的東西,孩子越要吃;越不讓孩子玩某個玩具,孩子越想玩。
蘇聯心理學家普拉圖諾夫說:“禁果分外甜的原因,在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的意義。”
積極的意義是:孩子愿意主動去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有比較強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想象力。
B站上一位科技DIY博主講述自己對科技的熱愛,來自小時候在家閑著無聊,到處拆東西,父母警告他不許拆電器。越是不被允許,他就越是想拆,久而久之就對科技產品上癮了。
而消極的意義是:好奇心引發(fā)的相應探索行為,會讓孩子不顧后果地想要做做看、嘗嘗看。
小紅書上有媽媽吐槽:老師在課堂上禁止大家玩蘿卜刀,孩子聽了一下子來勁了,一回家就央求我買。本以為官方都點名批評蘿卜刀了,應該不太容易買到,結果淘寶上銷量驚人,很多都是999+。
如果孩子有更好的選擇,或者好奇心得到滿足,很快就會把注意力從這款玩具里移開。
我的一位朋友不準孩子摸小貓小狗,孩子偏偏對貓狗特別有興趣,總喜歡偷偷摸路邊的貓狗。朋友覺得堵不如疏,就想了個寓教于樂的辦法:身邊哪個朋友家里養(yǎng)狗,就約出來一起露營,讓朋友把狗帶上,給孩子玩一玩。
孩子有機會光明正大跟狗一起玩,好奇心得到了滿足,逆反心也得到了安撫,就沒再到處摸貓狗了。
孩子對某個東西的癡迷,很多時候都只是暫時的。如果父母愿意適度滿足他,幫助他知道癡迷的東西是怎么回事,孩子就不會在心里留下遺憾芥蒂。
玩具的社交屬性
“大家都在玩,我也要玩。”
很多父母聽到孩子說這句話,第一反應是孩子開始追求虛榮了。然而,孩子這句話背后是有另一層意思。
有個非常知名的心理學實驗:在一群羊面前放一個柵欄,領頭羊從柵欄上躍過去,后面的羊也從柵欄上躍過去。這時,工作人員將柵欄移開,后面的羊依然會跳躍,就好像柵欄還存在一樣。
羊群的這種盲從效應,在人類群體里也同樣適用。第一個玩蘿卜刀的孩子,就像領頭羊,小伙伴們紛紛效仿,導致玩具熱銷。
羊群效應真的只是盲從嗎?社會心理學家喬治·赫伯特等人研究發(fā)現:人會通過使用某個共同的媒介或符號來互動,比如玩同一款玩具,這被稱為“符號互動論”。
簡單來說,孩子玩蘿卜刀時,目的可能也是想要融入集體,成為這個“大家都玩蘿卜刀”的小圈子的一部分。而其他孩子看到你家孩子也在玩蘿卜刀,也會更愿意接納他。
紀錄片《小孩的秘密生活》里,家潤剛到幼兒園,想要跟大家一起玩,但兩次都被排斥。
看到大家都想要號碼牌,家潤自告奮勇幫大家把號碼牌從水里拿出來,每個號碼牌都對應著一個小朋友的名字。家潤幫助大家都有了號碼牌,這個行為讓他迅速被小伙伴們喜歡、接納??梢哉f,號碼牌作為這個小團體的共同媒介,起到了鏈接集體的作用,讓家潤成為這個集體的一份子。
剛開始探索集體和社會的孩子,時常需要一個物品作為集體符號,來判斷某個人能不能融入進來、判斷自己能不能融入進去。比如,大家都戴著紅領巾、穿著校服,我也是,那我們就是一個大集體,擁有集體符號也會讓我更有安全感。
我妹妹參加玩具義賣,賣掉的都是曾經風靡全班、但現在大家都不再玩的玩具。她曾經非常喜歡它們,但并不是因為玩具本身,而是因為玩具幫助她交到了新朋友,和小伙伴玩得更好,使她能好地適應班級、集體。所以,如果孩子對父母說:“大家都有某個玩具,我也想有。”到底因為虛榮心作祟,還是因為想要融入集體、更好地社交?父母多觀察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如果是后者,父母無論能不能買玩具給孩子,都不妨鼓勵孩子主動交朋友。如果孩子不覺得孤獨,總是有朋友可以一起玩,也不會非要擁有某款大家都在玩的玩具,而是會去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結語
玩具是孩子第一個朋友,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主動性。父母順應孩子的天性和心態(tài),不因為他玩某款玩具大驚失色,也不強硬控制孩子選擇玩具的權利。
小時候能夠從玩具中收獲滿足感的孩子,長大也不會養(yǎng)成貧瘠自卑的心態(tài)。玩具留下的美好記憶,會持續(xù)滋養(yǎng)孩子一生,使他更有信心走向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