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從上野千鶴子演講里看:別只做一個精致利己主義者 不知道你前幾天是否讀到過,東京大學著名的女性主義研究學者、社會學教授上野千鶴子在東
原標題:從上野千鶴子演講里看:別只做一個精致利己主義者
不知道你前幾天是否讀到過,東京大學著名的女性主義研究學者、社會學教授——上野千鶴子在東京大學新學年入學式上的一則「祝辭」。
在短短十來分鐘的演講里,上野千鶴子教授直言不諱地指出學界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問題,但又不僅限于此,由性別平權(quán)延伸到社會的機會公平,以及對弱者的尊重。
這篇演講文章也一度在網(wǎng)絡上流傳甚廣,許多朋友被這篇演講辭所感動,但很多時候關(guān)注的仍然是它的性別角度,這當然也是理所當然的。上野千鶴子教授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女性主義者,她所撰寫的《厭女》等重要作品都在日本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
《厭女》,朝日文庫
尤其在90年代末,她曾出過一本著作,題為《賦國家主義以社會性別》,這本書一經(jīng)出版便引起了社會的激烈討論,短短三四年間就重印了十來回,其中還有一部分專門探討慰安婦問題,她把慰安婦問題視作“我們(日本)正在繼續(xù)袒護的犯罪”。
實際上,上野千鶴子教授不僅關(guān)注性別不平等問題,她還在許多方面都留下了重要建樹。比如,她曾經(jīng)和日本另一位了不起的社會學家小熊英二,一起訪問過一位我非常佩服的日本思想家——鶴見俊輔。
我曾經(jīng)在《一千零一夜》節(jié)目里介紹過鶴見俊輔的著作《戰(zhàn)爭時期日本精神史》,上野千鶴子和小熊英二對他進行的訪問也出版成書,叫做《戰(zhàn)爭留下了什么:戰(zhàn)后一代的鶴見俊輔訪談》,這無疑是一本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作品。
其中不僅詞鋒銳利,而且最重要的是透過鶴見俊輔這位老前輩,挖掘當年他所經(jīng)歷的真實的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及這場戰(zhàn)爭留下的印記。
我心目中的上野千鶴子教授,是一位永遠帶著批判的角度看待日本,看待日本社會,以及看待世界人類文明的這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知識分子。
1.別只做一個「精致利己主義者」
應當注意到,在上野千鶴子的這篇演講里,她特別提及的一點:每一位東京大學的學生,在一年內(nèi)所要消耗的日本財政負擔是500萬日元(國家每年撥給東大學生的經(jīng)費是人均500萬日元)。
這隨之引發(fā)一個問題:一個國立大學的學生,憑什么讓國家花費如此多的經(jīng)費來教育呢?這是個很好的問題。
接下來,上野千鶴子教授繼續(xù)提出一個觀點,她對這些新入學的新生們說,“你們認為的努力之后的回報,實則并不是你們努力的結(jié)果,而是托了大環(huán)境的福罷了”。
為什么她會這樣說?因為她想指出,這些日本的天之驕子們,他們之所以能夠進入日本的最高學府,并不只是靠著個人的才華和努力,而是受惠于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因為周圍的環(huán)境對他們的鼓勵及扶持,并對最后的成功給予褒獎。
所以她繼續(xù)指出:既然如此,請不要將你們的努力用于一己輸贏。請不要將受惠于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與能力,用于貶低不曾受惠的那些人們,而是應當幫助那樣的人。請不要逞強,而是承認自己的弱點,互相扶持著生活下去。
這幾句話對我而言真的是深得我心?;叵胛夷畲髮W的時候,很多朋友可能知道,我大學的時候過得挺“糟糕”的,常被人說“反叛”,但是我的那種反叛,在當時香港學校里被稱為“逍遙派的反叛”。
也就是說,我的反叛和我同時期其他那些反叛學生不一樣,他們那種“反叛”可能是不怎么上學,參與大量的社會運動。而對當時的我來說,我就十分瞧不起這些人,認為他們都是書還沒讀好,就妄圖改變社會的一群人——背后理論基礎不扎實,我們應該好好讀書才是。
可是另一方面,我又嫌學校的教程太無聊,老師教得也不好,所以我那時候可以說幾乎誰都瞧不起,就自己成天悶頭讀書,自顧自“逍遙自在”。
可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改變的呢?其實就是大學畢業(yè)之后,回到學校讀研究生,我忽然有一天意識到這個問題:我發(fā)現(xiàn),原來每年我所交的學費,其實雖然看起來對一個窮學生而言好像費用很多,但實際上遠遠不及學校為我們每個人所耗費的資源。
換句話說,其實我也是被公費教育而成的,可是政府為什么要出錢“養(yǎng)”我們呢?難道只是因為,希望將來我們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交多稅,創(chuàng)造更多就業(yè)機會,讓經(jīng)濟提升而已嗎?恐怕不止如此。
除此之外,我又想到,我們這些有幸在大學生比例遠低于如今的年代,能夠進入大學之門進行學習,那么我又是否真的比我小時候的其他同學都更加優(yōu)秀呢?
在我看來,我年輕時候見過許多比我更加優(yōu)秀,也更加努力的人,但他們往往由于種種陰差陽錯,沒能進入大學繼續(xù)讀書。
我和他們的分別在哪?假如今天我能有幸享大學的福,我是否又虧欠著他們這些人一點什么呢?
于是,我后來開始積極參加很多社會工作,而對我更重要的一次“啟蒙”,是當時跟著一群同學參與香港部分老區(qū)的社會工作。當時香港有些老區(qū)依然存在許多居民問題,發(fā)展商和政府想把這些老區(qū)居民趕走,讓他們離開原本的住所,我們就幫他們爭取更多應有的權(quán)利。
因此那時候常常需要和老區(qū)的街坊們見面開會,當時就約在我們認為非常方便平常的茶餐廳之類的地方。有這樣一位非常老實的街坊,人很好,但不怎么愛說話,但每次要幫忙貼標語、做各種事情的時候,他總是默默一個人認真做完。
每次我們開完會,總會想約著一起聊天喝杯下午茶之類,而他每次都笑一笑,表示自己就不去了。直到后來,我們才知道,原來他每次不去的原因,是因為他真的經(jīng)濟情況不好,太窮了,連一杯奶茶、一個蛋撻都負擔不起,但是他從來也沒有對我們多說什么,每次只是笑一笑就離開了。
另外我們也是后來才知曉,原來每回我們相約開會的那個地方,雖然我們都認為交通非常便利,但對他而言幾乎是一次遠途,他從家趕來特別遠,而且因為他要省下交通的費用,每一次他其實都是走路過來的,來一趟一小時,回去又是一小時。
即使我們每天坐在一起,對彼此說要一起為了社會理想奮斗,但你認為我當時作為一個學生,這樣就很有良心,很對社會盡責了嗎?
每次想起這個人,我都覺得我真的對得起他們了嗎?我是不是應該付出更多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