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董明珠:從小學到大學從來沒有到學校接過孩子 董明珠在一次訪談節(jié)目中,談到孩子的教育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的兒子,從小學到大學畢業(yè)
原標題:董明珠:從小學到大學從來沒有到學校接過孩子
董明珠在一次訪談節(jié)目中,談到孩子的教育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的兒子,從小學到大學畢業(yè),我從來沒有到學校接過他一次。有一次,我從他們學校門口經過,他剛好放學,當時我開著車,我真的很想停下來去接他,后來想想,不行,一定要讓他自己走回家。其實那一次他很晚回家,我就問他干什么去了,他告訴我說他在那等車,因為現(xiàn)在的公交車,有空調的是2元,沒有的是1元,他為了等那1元的公交車足足等了有半個小時。那你說我們是不是缺那1元錢呢?不缺,但是,我覺得呢,對孩子也一樣的,所謂的狠一點,培養(yǎng)一種艱苦奮斗的精神。”
對于筆者來說,非常佩服董明珠。她從1990年開始進入格力,2012年被任命為格力集團董事長,她是一個成功的企業(yè)家。但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她是一個失敗的母親。如果這段話不是建立在董明珠取得的成就之上,如果她只是一個連車都沒有的農民婦女,我想這段話的意義會被大打折扣,甚至覺得荒謬。試想,孩子小學階段,您都沒有接她一次,作為您的兒子,看著其他父母都來接,他會怎么想,會不會感覺自卑?孩子固然需要培養(yǎng)艱苦奮斗的精神,但這是建立在最起碼的母愛之上,否則就是不稱職。
80后的我們,生活在那個沒有車水馬龍的時代。而如今的社會,哪個學校不是人滿為患,車來車往。試想,作為家長的我們,放心讓孩子獨自回家嗎?還有安全問題,兒童拐賣事件也是屢見不鮮。特別是有的小學,明文規(guī)定,從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必須要家長前來接送,那作為我們家長是否需要堅定不去接孩子的理念而去違背學校的規(guī)定呢?我想能做到的家長沒有幾個,不是不去做,而是根本沒辦法做到。董明珠在敘述中強調了孩子為了等一班1元錢的公交車,足足浪費了半個小時,那么在這個“時間就是效率”的時代,這種觀點是否真的適合孩子呢?我想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yè)家,更能夠明白其中的含義吧。
作為一個商人,你很成功,但作為一個母親,我個人感覺你很失敗,我雖然沒有錢,但是我的孩子從不缺少父母的愛,孩子也很懂事。我們家長接送孩子,不是溺愛,而是為了避免發(fā)生不可挽回的小概率事件,比如交通意外。董明珠的冒險精神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承擔的,也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有條件去實施的。對于董明珠來說,您是成功人士,隨便說一個例子也許都是對您成功教育的佐證,是一個哲理,但這往往都是建立在您自身成功之上。
其實,董明珠的做法是對的,但只針對她所處的家庭情況,因為他們家不缺錢,只要孩子能夠吃苦,以后不管是投資還是創(chuàng)業(yè),都不會缺少必要的人際關系和啟動資金。但這并不代表他的方法就適合其他家庭。其實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都不同,每個孩子的接受程度也不同,一種教育方式并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自己的孩子適合怎樣的教育方式,只有結合各自家庭的實際情況,不要逼著孩子接受另外一種教育,也更不能拿他和別人對比。
原標題:全網最高能校長出現(xiàn)!63歲全程站立撥穗14小時 全網最高能的校長出現(xiàn)
人物2025-06-20 18: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