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教案年年刷新!物理老師任教40年手寫400萬字教案 被譽為活動的物理教案博物館 武漢市東湖中學特級教師程啟明已經習慣了清晨6時起床,6時30分
原標題:教案年年刷新!物理老師任教40年手寫400萬字教案 被譽為“活動的物理教案博物館”
武漢市東湖中學特級教師程啟明已經習慣了清晨6時起床,6時30分到校。
3月17日清晨6時30分,天剛亮,武漢市東湖中學門衛(wèi)師傅葉茂林笑著跟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師打招呼:“‘程特’,今天您又是最早到!”
“程特”程啟明,湖北省物理特級教師。今年61歲的他去年送走高三畢業(yè)班到了退休年齡,婉拒民辦學校的高薪聘請,繼續(xù)留在東湖中學執(zhí)教。
幾乎每個工作日,程啟明都會在早上6時多到校,晚上八九點才會離開。他有個習慣,喜歡利用清晨和晚間的時間梳理、總結教學,撰寫教案。
在東湖中學,老師們都知道,“程特”教了40年書、當了4年特級教師,獲國家、省、市榮譽十多次,但仍一絲不茍備課,撰寫新教案,被贊為“活動的物理教案博物館”。
“爛熟于心,還要認真”——
每一年的教學設計、例題和反思都不一樣
程啟明在工作室里備課。
走進程啟明的辦公室,長江日報記者看到了傳說中的手寫教案本。辦公桌對面的書架堆滿了他平時閱讀的書籍和資料,教案按年份順序整齊地碼放在兩個牛皮紙箱中,滿滿兩大箱。“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教案,很多我放在了家里,這些主要是近20年的。”程啟明指著因太沉了就放在地上的大紙箱介紹。
1982年,程啟明從華中師范大學物理系畢業(yè),先在湖北蘄春任教,2001年調到武漢東湖中學任教至今。“手寫教案是我思考和準備上課的過程,從當老師的第一天開始手寫教案,每學年寫2—3本,到現在已經有100多本。”
記者看到,教案平均每本100頁,每一頁上手寫小楷端正工整,約500字。程啟明笑著介紹:“學校向勇書記和幾位老師有心統(tǒng)計過,我寫的四十年教案累計400多萬字。”
程啟明整理的物理復習資料,這些資料到現在已經有41年的歷史。
記者隨機抽取了2008年、2016年、2020年、2022年四個學年關于“萬有引力定律”知識點的教案內容,發(fā)現每一年的教學設計、例題和反思都不一樣。2016年的教案本上,程啟明總結了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時的三種模型。2022年教案上的教學反思中,他融入了物理學史和天文知識,并將歷代物理學家們推導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進行了總結。
教了四十年物理,知識點“倒背如流”了,為什么每年仍重新寫教案?“我告訴自己:爛熟于心,還要認真,不突破自己的‘天花板’,就教不好學生們。每一屆學生都在進步,知識面在拓寬,如果老師不及時更新儲備,就容易被學生問倒、難倒。我的目標是做一個永遠不會被學生問倒的老師。”程啟明微笑著回答。
程啟明2022年寫的《萬有引力定律》的教案。
我國三次“天宮課堂”,航天員在天上開講,程啟明做足準備在班上授課。他梳理了教材好幾章的相關知識點,滿懷激情地開講:“天宮物理課我必須重點講!這是物理課,也是愛國思政課。”
東湖中學“95后”青年教師劉梓一,是往程啟明辦公室跑得最勤快的老師之一。“程老師的辦公室就是我的物理教案博物館,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學情、不同重難點,程老師都設計有不同的教學重點,還有當堂課的教學心得,我想知道的應有盡有。”
“精益求精,沒有盡頭”——
幾乎每一頁教案都有圖示,手指都畫得惟妙惟肖
程啟明2020年寫的《磁場》一課的教案。
翻看“程特”歷年的教案,幾乎每一頁,都有他精心設計并繪制的圖示,有的圖示上手指都畫得惟妙惟肖。
“學習物理離不開圖形,從運用力學知識的機械設計到運用電磁學知識的復雜裝置設計,都要依靠‘圖形語言’來表述。”程啟明解釋,所以在他設計的教案內,有著大量的圖示,按照科學的方法動手畫圖也成為他的學生們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
在程啟明的辦公室,除了教案,記者還看到了他手寫編撰的多本習題集,每本約5厘米厚。“我平時喜歡跟學生們一起做題,力爭刷題數量達到學生的兩三倍,盡量為學生們剔除一些跟不上時代的老題目,精選一些跟生活結合緊密、跟前沿物理科學接軌的好題目、新題目。”程啟明坦言,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很寶貴,如果做老師的不提前把這些工作做好,那么學生們就會在題海里掙扎,學習效率低。
下課后,程啟明教師為學生解答疑問。
非常喜歡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朱政璋是程啟明剛帶畢業(yè)的學生,他常常找程老師討論問題。“有時候程老師不能馬上給出解釋,就和我一起上網查資料,不能查到的程老師會請教大學教授,然后和我一起研究。”朱政璋說。
“震撼!感動!精益求精,沒有盡頭。程老師滿足了我對一個物理老師的美好想象!”劉梓一和其他年輕老師一起,拜程啟明為師,將他的教案作為范本,也每天堅持認真手寫教案。
因為來借閱教案的老師們多,程啟明還專門準備了一個筆記本記錄借閱情況。“原來我不記錄,老師們要借就隨他們拿去,后來借閱的人太多了,不僅有本校的老師,還有其他學校的老師,有的忘記還了,我就用本子記錄著,方便把教案找回來。”程啟明笑著說。
“突破自己,點亮他人”——
讓學生享受他的課堂,現在流行的導學案他早就這樣做了
程啟明教師在上物理課。
3月17日上午8時,高一(10)班物理課開始了。程啟明的聲音渾厚、洪亮且富有節(jié)奏感,站在離教室十米開外的小廣場上依然清晰可聞。
這節(jié)課,程啟明重點講述圓周運動綜合問題。每隔幾分鐘,他會向學生發(fā)問,引導孩子們進行互動。45分鐘的時間,他板書滿滿三大黑板,并用不同顏色標出推導公式的重點項。
“程老師上課特別有激情,他又很愛笑,很幽默,每次聽課就像在聽精彩的演講。”高一(10)班學生、新疆孩子庫特扎特說:“程老師鼓勵對物理畏難的學生:物理最重要的就是‘能’和‘力’,你學會了,你就擁有能力!他教我們騎自行車轉彎時如何利用物理知識避免摔倒。他還把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時鐘變慢’與中國古代神話中‘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結合起來講,很有趣味。”
高一(10)班學生鄭炎卓說,聽程老師講課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就像是跟歷代物理學家進行“交流”。“程老師會把一個定律或公式的來龍去脈像講歷史故事一樣跟我們梳理清楚,講人們是怎么一點點地摸清楚萬事萬物的運行規(guī)律最后形成經典的定律。這才是物理的魅力所在。”
從東湖中學畢業(yè)13年的高偉,現在還清晰記得程老師板書時徒手畫出的完美的圓和工整優(yōu)美的書寫。“我物理成績曾經很一般,程老師是我真正意義上的物理啟蒙老師。他能把很多艱澀難懂的定律,通過畫圖或者編口訣來輔助我們理解。”高偉回憶,當時程老師每天會提一個問題貼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問題都是鍛煉思維的題目。“其中一次,是他引導我們領會微積分思維。當時我們上高一,通過他的引導,我就感覺到微積分好奇妙!”從東湖中學畢業(yè)后,高偉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學物理學,研究生考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走向了窮物之理的道路。
教師程啟明在課堂上指導學生解題。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程老師的學生中,有百余位走上教育崗位,其中物理老師就有30位,現任東湖中學物理教研組長的陳武是其中之一。1984年,陳武上蘄春三中,他印象最深的是程老師物理課上的鋼板油印紙。“當時沒有教輔,程老師就把自己教案上的精華刻在蠟紙上油印下來,每天上課發(fā)給我們?,F在流行的導學案,30多年前程老師就在做了。”三年后高考,陳武的物理單科成績全縣第一。
陳武介紹:“使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中的重難點,現在程老師和我也常在一起做電子課件,同時手寫教案我們一直堅持了下來。”
“這是教案,又不僅僅是教案,更是態(tài)度、方法和精神!程老師告訴我們:只有不斷突破自己,才能點亮他人。”東湖中學校長王朝文說,程老師心血寫就的400萬字教案,是學校寶貴的精神財富。
原標題: 高考零分少年,一個沉迷寫作變平凡,一個打工創(chuàng)業(yè)在杭州買4套房
人物2024-11-23 20: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