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人人干人人爱,亚洲AV第二区国产精品

孩子“吐槽”老師時,家長該如何正確應(yīng)對?
來源:搜狐 發(fā)表于2025-04-28 20:43:41 編輯:時寒峰
摘要: 原標題:孩子吐槽老師時,家長該如何正確應(yīng)對? 爸爸,今天上課章一萍找我說話,結(jié)果老師不批評章一萍卻批評我。老師偏心、不公平,讓人討厭! 媽

  原標題:孩子“吐槽”老師時,家長該如何正確應(yīng)對?

  “爸爸,今天上課章一萍找我說話,結(jié)果老師不批評章一萍卻批評我。老師偏心、不公平,讓人討厭!”

  “媽媽,我們現(xiàn)在的新班主任管得特別嚴,沒有以前王老師的一半好。我不喜歡他,我更喜歡王老師!”

  “姥姥,您不知道,語文老師講課,唾沫星子都噴到我的臉上了,真惡心!”孩子在家“吐槽”老師是常有的事。

  多數(shù)家長聽孩子這么說,第一反應(yīng)是批評孩子:“你怎么能這么說老師呢?”

  有的家長會勸孩子:“老師就是老師,你再怎么不喜歡老師,也得認真聽課、好好學習。”

  有的家長會和孩子一起“吐槽”老師:“你們的老師,我看著也不順眼。”讓孩子感到家長和他是一個戰(zhàn)壕的。

  其實,這些處理方法都不科學。孩子跟家長抱怨老師,是難得的親子溝通機會。這時,家長的反應(yīng)不僅能左右孩子對老師的態(tài)度,還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自我定位和人際交往。

  那么,孩子“吐槽”老師,家長更有建設(shè)性的做法是什么?

  第一步

  不要急著下結(jié)論

  發(fā)現(xiàn)孩子“吐槽”老師,許多家長會失去耐心,做不到傾聽孩子的心聲。

  比如,孩子說:“老師偏心、不公平,讓人討厭!”孩子的話里帶有明顯的不滿情緒,家長不要直接否定孩子的感受:“老師不可能不公平。”“你肯定誤會老師了!”

  更不要直接打斷孩子的話:“班里的事情這么多,老師哪能個個照顧到!”這相當于不讓孩子說話。

  孩子不像成人,成人被打斷發(fā)言后,總能找機會把話接著說完。孩子被打斷發(fā)言,內(nèi)心可能會立即被沮喪、憤懣填滿,難以重新組織語言并找機會把心里話說出去。

  所以,家長聽到孩子“吐槽”老師,不要急著下結(jié)論,哪怕你已經(jīng)判斷出是非對錯,也得忍忍,先聽孩子說。

  等孩子說得差不多時,家長要做兩件事:

  一是表達理解和同情:“聽起來,你很沮喪、無奈、不舒服。其實,不光是你,任何人對不公平的事情都很反感。”“看來這股氣憋在你心里有段時間了,媽媽好久沒見你這么激動了。”

  二是詢問細節(jié):“你把事情的經(jīng)過講一講。除了這次,老師還有其他偏心的時候嗎?”“你覺得老師要求太嚴,是你一個人的感覺,還是其他同學也有這種感覺?”

  對孩子來說,學校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還是重要的社交場合,他會在學校學習如何與人打交道。所以,家長要花時間傾聽孩子的想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感受、明白孩子的立場,讓他知道家長是他靠得住的盟友。

  第二步

  梳理“槽點”

  分析“劇情”

  一般來說,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吐槽”老師,但“吐槽”時,他多半會加入自己以前的認知和判斷,且這種認知和判斷多停留在情緒層面。這是孩子的心理發(fā)育水平?jīng)Q定的,并非有意這樣做。

  因此,孩子“吐槽”老師時,家長要幫助孩子梳理事情的來龍去脈,幫助孩子區(qū)分什么是事實、什么是情緒。

  比如,孩子“吐槽”老師:“我覺得老師總偏袒某某,這不公平!”這是情緒。“今天老師分配小組任務(wù)時,又讓某某擔任小組長。”這是事實。

  “老師從不給我發(fā)小紅花,他就是不喜歡我!”這是情緒。“今天某某上臺演算習題,演算對了,老師給他發(fā)了一朵小紅花,而我沒有上臺演算,所以沒有得到小紅花。”這是事實。

  孩子可能因一時的負面情緒,夸大或誤解老師的行為,家長要幫助孩子梳理事情的經(jīng)過,描述老師具體做了什么,看看真實的“劇情”是怎樣的。

  不過,家長也要照顧孩子的感受,不要一味地強調(diào)事實,而要看到并接納孩子吐露“槽點”后的情緒。

  第三步

  不要提前設(shè)定

  “是誰的問題”

  家長想讓孩子與別人包括老師有良好的溝通,就需要教會孩子尊重別人,讓孩子明白尊重是理解和溝通的基礎(chǔ)。每個人都有充分表達自我的自由,要允許別人的想法和自己的不一樣。

  所以,家長不要簡單地和孩子一起“吐槽”,因為這會傳遞給孩子一個負面信息,即“不尊重老師是可以接受的”。當然,家長也不要給孩子傳遞“老師沒錯,全是你的錯”的信息,因為這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信,還會影響親子關(guān)系。

  第四步

  幫助孩子復盤

  有時,孩子對老師不滿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確實被不公平對待。家長在聽孩子講述事情經(jīng)過時,要注意把握以下兩方面:

  第一,要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反思自己有沒有需要調(diào)整的地方。

  以開頭的“吐槽”為例,孩子認為老師偏袒同學,家長可以問問孩子:“如果你是老師,班里的同學怎么做會讓你覺得他很棒,值得被當眾夸獎?”

  孩子認為老師管得太嚴,家長可以問問孩子:“你覺得新班主任管那么嚴是為什么?會不會是因為以前王老師管得不夠嚴,校領(lǐng)導怕出問題才給你們換了班主任?”

  幫助孩子復盤他心懷不滿的事情,有助于孩子全面了解事實,更清晰地覺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避免事情朝著負面方向擴大。

  第二,要幫助孩子從其他角度解讀此事,幫助孩子更積極地看待問題。

  老師“偏袒”某同學或者某同學總能得到小紅花,是不是他做了值得表揚的事情,比如,聽課認真、作業(yè)書寫漂亮、課堂上經(jīng)常第一時間舉手回答問題等。

  “你認為老師管得太嚴,是不是老師管得嚴讓你很不適應(yīng)?但是老師管得嚴,是不是也讓班里欺負同學、破壞公物的現(xiàn)象減少了?”

  家長要注意,復盤過程中,不要一上來就指出孩子的問題。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如果家長直言不諱,一般來說,孩子很難接受。

  所以,此時家長不妨采用“三明治”法,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問題,最后再次肯定孩子,委婉地幫助孩子認清事情的真相。

  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老師的做法確有問題,可以鼓勵孩子與老師溝通。尊重老師不意味著盲從老師,要鼓勵孩子用恰當?shù)姆绞礁嬖V老師自己的想法。

  如果孩子年齡太小或欠缺溝通技巧,直接與老師溝通效果不佳,那么家長就需要考慮介入。

  如果孩子對老師的不滿情緒比較強烈,家長有必要和老師見個面,聽聽老師的說法,真正弄清孩子在學校的遭遇,這樣家長才能有的放矢地應(yīng)對:如果師生間存在誤會,就幫忙給雙方解釋清楚;如果問題出在孩子身上,就讓孩子向老師道歉,同時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如果問題出在老師身上,不妨告訴老師孩子受到的打擊和委屈,而老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通常會及時彌補,并避免以后再犯類似的錯誤。

投稿郵箱:qingjuedu@163.com
相關(guān)推薦
日本喊著 “寬松教育”,真的給了孩子快樂童年?
日本喊著 “寬松教育”,真的給了孩子快樂童年?

原標題:日本喊著 寬松教育,真的給了孩子快樂童年?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

原創(chuàng)觀點2分鐘前

孩子“吐槽”老師時,家長該如何正確應(yīng)對?
孩子“吐槽”老師時,家長該如何正確應(yīng)對?

原標題:孩子吐槽老師時,家長該如何正確應(yīng)對? 爸爸,今天上課章一萍找我

原創(chuàng)觀點3分鐘前

副研究員與副教授,哪一條職業(yè)路才是你的未來?帶你
副研究員與副教授,哪一條職業(yè)路才是你的未來?帶你

原標題:副研究員與副教授,哪一條職業(yè)路才是你的未來?帶你全面了解 副研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7 17:58:18

本科專業(yè)就業(yè)率太低,碩士轉(zhuǎn)申哪些專業(yè)性價比最高?
本科專業(yè)就業(yè)率太低,碩士轉(zhuǎn)申哪些專業(yè)性價比最高?

原標題:本科專業(yè)就業(yè)率太低,碩士轉(zhuǎn)申哪些專業(yè)性價比最高? 最近幾年,教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6 20:38:58

小學6年,6件事決定初高中
小學6年,6件事決定初高中

原標題:小學6年,6件事決定初高中 如果你家孩子要幼升小,即將要進入小學階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6 20:38:17

舉例說明師范生還要考教師資格證嗎?
舉例說明師范生還要考教師資格證嗎?

原標題:舉例說明師范生還要考教師資格證嗎? 師范生是否需要考教師資格證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6 20:32:40

張雪峰談“讀研紅利還剩多少”:話題讓人焦慮,有的
張雪峰談“讀研紅利還剩多少”:話題讓人焦慮,有的

原標題:張雪峰談讀研紅利還剩多少:話題讓人焦慮,有的專業(yè)不讀研不行 4月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5 20:58:22

殘疾人當教師,不必要的限制條件該改改了
殘疾人當教師,不必要的限制條件該改改了

原標題:殘疾人當教師,不必要的限制條件該改改了 針對教師資格證體檢標準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5 20:54:31

“清華真是個資源過剩之地”,女生分享親身經(jīng)歷,讓
“清華真是個資源過剩之地”,女生分享親身經(jīng)歷,讓

原標題:清華真是個資源過剩之地,女生分享親身經(jīng)歷,讓普通人破防 真有實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4 20:32:45

師范生為何不愿意去考研?
師范生為何不愿意去考研?

原標題:師范生為何不愿意去考研? 師范生群體近年來呈現(xiàn)出考研意愿降低的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4-24 20:3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