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擔心孩子上學跟不上?試試這些上學前的打開方式 看到一位家長的疑惑:孩子明年就要上學了,我也不想讓他搶跑學太多,但萬一上學后跟不上,
原標題:擔心孩子上學跟不上?試試這些上學前的打開方式
看到一位家長的疑惑:“孩子明年就要上學了,我也不想讓他搶跑學太多,但萬一上學后跟不上,孩子豈不是會有很大壓力?我該怎么辦呢?”
想說:放輕松。不搶跑的人,也有。比如我家的兩娃。
我家老大現在初中,老二現在小學二年級。從結果來看,沒有搶跑的他們,在入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太大的壓力。
老大的快樂小學
老大的小學生活,是真快樂。
學校秉持的教學原則就是“快樂教學”。對于一年級的孩子們,老師不會有超快的教學進度,都是一步步按部就班的教學。
所以,我家老大的小學生活,很輕松很快樂。
老二不一樣的小學
老二的小學,沒有“快樂教學”一說。剛入學的時候,明顯感覺到老師的教學進度很快。沒有搶跑的我們,見招拆招。
印象比較深的是,剛開學沒多久,老師就要求孩子們會寫拼音。有同學學過,當然沒問題。但我們家老二沒學過,也不怕。
抽了周末的一兩個小時,網絡上的教學視頻給孩子過一遍,也就會了。
一點心得
搶跑沒有盡頭。
幼兒園是什么進度,我們就什么進度。當時老二還在跟著幼兒園的10以內加減法,他有同學已經在課外學了4位數的加減法。
但老師對這位同學很是頭疼,上課坐不住,非常非常活躍。
對于馬上入學的孩子們來說,重要的不是具體的學科知識學了多少。個人覺得以下兩點更重要:
1、良好的閱讀習慣
我家兩娃,都是書迷,而且算得上深度書迷,一拿起書就放不下的那種。他們的閱讀史是從娘胎開始的,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在入學前,就有了一定的識字量。
一年級的識字量還是很關鍵的。但這樣的識字量,并不是刻意做什么,而是融入到每日的閱讀中。
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他們的專注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這種從閱讀中培養(yǎng)出的學習能力,將為他們未來的學業(yè)打下一定的基礎。
2、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除了閱讀習慣,還有容易被忽視的生活自理能力。
入學后,孩子們需要獨立整理自己的學習物品,如書包、文具等。如果孩子具備良好的自理能力,就能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和焦慮。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藏在生活中的細節(jié)中。可以從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如自己穿鞋、穿衣等。逐漸過度到讓孩子承擔更多的責任,如整理書包、收拾玩具、整理床鋪等。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強,在孩子入學這件事上,孩子和大人都越輕松。
3、在家適當學一點
怎么叫適當學一點呢?我家的策略是,孩子上一年級前的那個暑假,在家過一兩遍拼音,熟悉拼音,會讀就好。
數學、英語都通過日常的閱讀,沒有太刻意。
有哪些好的拼音、數學等的童書?這個值得單獨寫一篇,不然過于長了。
寫在結尾的話
面對孩子的教育,大人們不必過于焦慮。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自己的成長節(jié)奏和學習方式。
找到孩子的節(jié)奏,慢慢成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