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心理學家:不聽話的孩子背后,都潛藏著叛逆的父母 孩子在青春期種種的不聽話、叛逆,其實都是在和父母說話。每個孩子,都希望父母能看到自
原標題:心理學家:“不聽話”的孩子背后,都潛藏著“叛逆”的父母
孩子在青春期種種的不聽話、叛逆,其實都是在和父母“說話”。每個孩子,都希望父母能看到自己,如果父母總是忽視孩子,他就會搞破壞、挑釁、叛逆。父母的覺醒和柔軟改變是最好的應對。
前幾日,一位閨蜜向我哭訴兒子“最近特別不聽話”。
自從放了暑假,不寫作業(yè),每天窩在房間里打游戲,只要一阻止,他就發(fā)脾氣。
話說重了,他就會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一天都不出來。
如果要沒收他的手機,他就將手機藏到找不到的地方。
氣得這位媽媽大罵他:“真是沒得救了。”
結果,孩子居然反駁他:“自己都管不好,還來管我,你憑什么管我。”
媽媽說:為什么現在的孩子都這么不聽話呢?
是??!
許多父母都在抱怨:孩子越大越不聽話,平時不僅頂嘴,還特別叛逆,現在上初中了管都管不住。
然后父母將孩子“不聽話、叛逆”歸結為:孩子有問題。
實際上,大部分的“問題孩子”都是父母造成的。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每一個不聽話的孩子,背后都潛藏著“叛逆”的父母。
01
“不聽話”的孩子,其實都在求助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每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都是一個喪失自信的孩子。
表面上孩子“不聽話、叛逆、厭學”,實際上孩子的內心已經“求救”了無數次。
而且,孩子不同的“叛逆”所呼救的語言不一樣。
1)孩子做壞事、挑釁父母其實是在尋求關注
電視劇《加油!媽媽》中的男孩小夫,從小乖巧聽話、成績優(yōu)異,是別人眼中的學霸”。
可自從有了弟弟以后,他變得叛逆了。
父母只關心他的學習,從來不關心他心里的想法,只會照顧弟弟的感受。
他開始厭學,拿媽媽給的零花錢刷直播打賞、把雞蛋扔進垃圾桶也不給弟弟吃。
到店里偷書被抓住,還一副“我就是不道歉”的傲氣樣。
直到最后小夫燒全家福時引起火災,父母才明白:兒子不是叛逆,而是被忽視得太久了。
其實,真的沒有天生的壞孩子。
當孩子不斷做出對抗父母時,是在不停試探父母“到底愛不愛自己。”
每個孩子,都希望父母能看到自己,如果父母總是忽視孩子,他就會搞破壞、挑釁、叛逆。
此時的孩子,內心在說:只有在得到你的關注時,我才有歸屬感。
孩子表面的不聽話,背后都在渴求關注。
2)父母說什么都不聽其實是在與父母進行權力斗爭
一部分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后會顯得特別叛逆,他們完全站在了父母的對立面,甚至仇視父母。
比如:
孩子讓他不要玩游戲,他卻沉迷于游戲;
媽媽讓他先寫作業(yè)再玩,他就要玩了以后再寫作業(yè);
父母阻止他交壞朋友,他卻偏偏不聽……
曾有心理學家說過: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就需要定位自己,要確定“我是誰”、“我要干什么”。
每個孩子都不喜歡被束縛。
當孩子出現: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誰也阻止不了的時候,都是孩子在進行權力爭奪戰(zhàn)。
孩子不聽話,其實內心想的是:只有當我說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對我發(fā)號施令時,我才是真實的自己,才會有歸屬感和價值感。
因此,“不聽話”的孩子,其實就是在尋找自己的權利。
3)與父母對著干,其實是對父母不滿的抗議
陳默教授講過一位求助者的案例。
這個求助者的兒子很叛逆。
兒子剛上初一,什么話都不肯聽。
叫他“趕緊去做作業(yè),不準玩了”,他說“和你無關”;
每天把房間門關得緊緊,掛個牌寫著“請勿打擾”。
她怕他交到壞學生,阻止他和成績差的玩,兒子更是不聽。
后來,兒子因為不服管教被爸爸狠狠揍了一頓,卻讓兒子態(tài)度更加惡劣。
陳默教授說: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逆反期,這時候的教育最忌用指令性的語言。
很多父母就是因為經常對孩子說“你必須聽我的、你必須這樣做”等這樣命令的話,讓孩子感覺到被打壓、被控制,所以就會抵觸和反感。
父母的限制和管控,讓孩子失去彈性空間,所以逆反是必然的。
每個孩子都是有“血性”的,父母對他好,他就回報;對他不好,他就反感。
所謂的“叛逆”,不過是他在父母那里感覺不到愛了,所以想要“博愛”罷了。
02
“叛逆”的父母,讓孩子“不想聽話”
我們讀懂了孩子的叛逆就會發(fā)現:每個不聽話的孩子背后,都藏著叛逆的父母。
1)父母“不聽話”
作家麥家跟兒子因為一個巴掌而漸行漸遠。
兒子跟同學打架,老師把麥家叫到學校,他沒聽兒子解釋,一上去就是一巴掌。
兒子非常氣憤,回到家以后就再也不愿意和他說話了。
許多父母都如同麥家一樣在孩子面前就是一個急性子。
往往孩子這邊剛剛張口,就已經給孩子“定罪”:
孩子說“最近壓力有點大”,媽媽說:小孩子有什么壓力,我看你是想偷懶。
孩子和人鬧了矛盾,父母批評他:整天惹事,一點都不聽話……
就是這些“不聽話”的父母,讓孩子喪失自尊。
《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顯示:
在孩子感到不被父母尊重的情況中,“我做錯事時,家長總是不聽解釋就批評我”、“家長從不認真聽我把話講完,總是打斷我”占了很大的比例。
溝通是雙向的。
不愿傾聽的父母,落在孩子的眼里就是:不尊重、不喜歡、被拋棄。
長此下去,孩子會陷入焦慮、悲傷,從而做出令父母反感的事。
2)和孩子“作對”
曾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吐槽的是“父母不讓你好過的事”。
“我和同學約好去看電影,我媽覺得看電影就是在浪費我學習的時間,那天把我鎖到屋里,哪里也不讓我去。”
“我父母成天找我麻煩,我作業(yè)寫完了,他們又覺得我沒有看書,我看書的時候,又嫌我看的書沒有營養(yǎng),感覺每天除了應付學習,還要應付她們。”
“我媽為了阻止我偷偷畫畫,她不打招呼就把我房間的門鎖拆掉,不留半點隱私。我畫了幾個月的畫,被我媽無情地摧毀,完了還打我一巴掌,說我不務正業(yè),有時候覺得她連后媽都不如……”
這些在父母眼里看似“為孩子好”的行為,在孩子眼里就成了“他不讓我好過、他和我對著干”。
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有叛逆的影子存在,相比較而言,他會比以前有力量,有更想法。
此時,父母潛意識里的“作對”行為,激發(fā)孩子的叛逆感。
03
讀懂孩子的“叛逆”,父母需要積極改變
正向理解孩子的不聽話,你就會發(fā)現:每一個叛逆的孩子心里都有話。
因此:父母千萬不要硬碰硬。
1)學會“閉嘴”
曾在一檔節(jié)目中看過一個場景:
一位媽媽從孩子回家,每隔十幾分鐘就要催孩子一次。
孩子一寫作業(yè)就在椅子上搖搖晃晃,找橡皮、削鉛筆……
只要他動一次,媽媽就催一次,可是媽媽越催,她越慢。
其實,催促會觸發(fā)孩子的“隱形攻擊性”。
父母嘮叨聲就如同噪音一樣讓孩子想躲避,而“慢”就屬于孩子的對抗。
美國心理學家蒂姆·墨菲在《隱形攻擊》一書中做了這樣的定義:
關系中弱勢的一方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報復等非直接方式,向強勢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
父母過度嘮叨,在孩子眼里就變成了“我很差勁”,會挫傷孩子的自尊,降低孩子的自主能力。
想要真正釋放孩子的天性,喚醒他的內驅力,靠的從不是“說”,而是閉嘴。
孩子慢一點就讓他慢一點吧,當你閉上嘴,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允許的自由,他才有更大的空間,憑借自己的力氣不斷躍進、蛻變。
真正能夠成就孩子的,是父母適當地“沉默”。
2)學會傾聽
關系學大師卡耐基說:
想成為一個善于談話的人,先要成為一個善于傾聽的人。
孩子與父母的溝通需要心靈的融合。
父母不會傾聽,就無法處理好親子關系。
心理學上有個“霍桑效應”。
講的是美國有個霍桑工廠,環(huán)境一流,設備齊全,福利制度好,然而員工卻整天抱怨,態(tài)度不積極。
于是,哈佛大學的研究小組,找來一批心理專家,讓他們和工廠的兩萬多名工人談話。
心理學家耐心傾聽工人的抱怨與意見,隨著工人發(fā)泄得越多,內心的抱怨越來越少,工作效率也慢慢地提升了。
最后得出結論:
人在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關注或者觀察的時候,會刻意去改變一些言語或言語表達的效應。
一個人只有被傾聽,才有被關注的感覺。
傾聽對孩子成長意義重大:
一方面,孩子的情緒可以得到發(fā)泄,不容易出現抑郁的情緒;
另一方面,父母愿意聽,孩子就愿意信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積極傾聽,是親子關系中最有效的溝通前提。
3)松開“一只手”
北京某教育研究院院長指出:青春期,沒有叛逆就沒有成長。
這種叛逆,指的是孩子脫離父母獨自成長。
此時的孩子希望能擺脫父母的控制,去尋找自己的價值。
因此,父母必須明白一件事: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去經歷,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所以:
當孩子有了小秘密,去尊重他;
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只要不是原則上錯誤的,就不要阻止;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只需要提醒他交友規(guī)則,就放開手讓他去經歷。
養(yǎng)孩子,就是幫助他長大,培養(yǎng)他獨立生活的能力,然后放開手,讓他去闖一闖活出他自己。
04
有心理學家說:
叛逆背后的心理動機是無助,本質也是無助。
在孩子沒有能力時,他的每一次無助和吶喊都會內化成一種聲音:可能是叛逆、可能是抑郁。
因此,孩子在青春期種種的不聽話、叛逆,其實都是在和父母“說話”。
有句話這樣說:放棄對孩子的控制,才能“掌控”他;不強迫孩子聽話,孩子才會開始聽你的話。
父母不要做“壞人”:
即使孩子不聽話,也要蹲下來問一問他想說什么;
孩子叛逆,是因為他想獲得更多的愛。
父母應該是孩子的鎧甲,而不是利器,我們要學會用正確的愛去喚醒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熱愛。
原標題:新興職業(yè)兒童成長陪伴師就是傳統(tǒng)職業(yè)中的家教嗎?不是哦還是一樣的
觀察2024-07-18 1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