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都2025年了 公考還能這么搞? 看到一條新聞,老朱非常詫異,都2025年了,公考還能這么搞? 為國家和人民犧牲了自己生命的烈士子女參加公考只
原標題:都2025年了 公考還能這么搞?
看到一條新聞,老朱非常詫異,都2025年了,公考還能這么搞?
為國家和人民犧牲了自己生命的烈士子女參加公考只是“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而少數(shù)民族考生卻可以直接加3分,也就是說,在同一片藍天下,有人父母的命不及別人晃晃身份證更有用,九泉之下的烈士們做何感想?
老朱查了查,截至2023年末,廣西總?cè)丝?013萬,其中少數(shù)民族人口1880.80萬,占37.52%,換句話來說便是,所有廣西參加公考的年輕人,考試還沒開始呢,已經(jīng)有37個人晃著身份證排自己前面了,公平何在?“少命貴”?
2009年,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副縣長湯平的女兒湯某、巫山縣招辦主任何業(yè)大與巫山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盧林瓊夫婦的兒子何某均在違規(guī)更改民族成分,兩人均將戶籍上的民族由漢族更改為土家族,并向重慶市招辦申請20分加分資格。
此前的許多年,為了孩子能享受高考加分,從普通百姓到高官,無一不在絞盡腦汁的把兒女的戶口改為少數(shù)民族,在全國人民的憤怒聲討下,近來年少數(shù)民族考生的高考加分政策被逐漸降低、取消,到2029年各省將全部取消基于民族身份的高考加分政策,可是,誰會想到,有人竟然又開始在公考上動心思。
哪類人活得舒服,哪類人便供不應求。
公務員工作穩(wěn)定,工資高,職業(yè)體面,導致全國的年輕人都擠破腦袋往體制內(nèi)鉆,在這種情況下,給少數(shù)民族考公加分,必會有太多漢族家長為了孩子將來考公,繼續(xù)絞盡腦汁的將孩子的戶口改為少數(shù)民族。
建國已經(jīng)70多年了,各省區(qū)的公共資源只存在地域差異早就不存民族差異了,如此,無論是高考、中考還是公考,以民族身份為界定的各種照顧必會強化民族身份的認同,和中央提出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嚴重背離,必須立即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