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劍指校園欺凌!所有中小學起底式大排查 近日,教育部會同公安部、國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門召開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視頻會議。會議要求深
原標題:劍指校園欺凌!所有中小學“起底式”大排查
近日,教育部會同公安部、國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門召開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視頻會議。會議要求深入實施學生欺凌防治專項行動,對所有中小學校開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
在發(fā)布此消息的官方平臺下面,網(wǎng)友留言呈現(xiàn)一邊倒之勢。大家的心聲是點贊、支持,呼吁一查到底,嚴加懲戒,務求實效。
學生欺凌防治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這次專項行動是建立學生欺凌長效治理機制的重要契機。
民警在貴州省畢節(jié)市納雍縣維新鎮(zhèn)第一小學給小學生講解防校園欺凌知識。周訓超 攝
深入實施學生欺凌防治專項行動各級教育部門學校、師生可以這樣做: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首先應該對國家法律政策進行詳細解讀,制定適合本區(qū)域的工作指南,構建本地區(qū)學生欺凌防治體系,將具體工作要求傳達給各區(qū)縣,并定期對區(qū)縣工作進行檢查監(jiān)督。需要注意的是,不得將“發(fā)生學生欺凌”與學校工作的評價直接掛鉤。
現(xiàn)實中,一些校長將本校欺凌發(fā)生率認定為“0”進行上報,是因為擔心欺凌事件的發(fā)生對學校工作“一票否決”。
其實,一些地區(qū)欺凌事件發(fā)生后,校長被免職的原因是學校沒有建立欺凌治理的制度、沒有對師生進行過欺凌防治教育,以及校長法治觀念薄弱等,并非所謂的“一票否決”。
此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完善學生欺凌防治指標體系,明確列舉出學校應當推進的工作條目,確保學校按照指標逐步落實。
同時,應當提供專家資源,滿足各區(qū)縣培訓“欺凌治理種子專家”的需求。
4月1日,在山東省高密市恒濤實驗小學,未檢檢察官在向孩子們講解預防校園欺凌相關知識。(李海濤 攝
區(qū)縣級教育行政部門——
直接與學校打交道的一般是區(qū)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相關責任科室應該熟悉有關校園欺凌治理的國家、省級文件精神,并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指導學校落實學生欺凌防治指標體系并且定期進行檢查,對落實該項工作不力的學校進行警示。該指標體系應詳細列舉如開展普查、進行師生教育、建立制度流程、設立舉報電話等內(nèi)容。
第二,有意識地培養(yǎng)本區(qū)縣的“欺凌治理種子專家”。“種子專家”一般可由每個學校負責該項工作的教師或校領導擔任。要通過專業(yè)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yè)水平。
第三,對學校欺凌防治工作進行常態(tài)化監(jiān)督指導。
學校——
學校校長必須重視學生欺凌防治工作。
學校應成立本校的“欺凌治理委員會”,同時設立常設性工作機構——“三人小組”。“三人小組”由本校的德育安全副校長、德育安全主任、心理教師等組成,是實際負責本校欺凌防治工作的機構。
校長應定期聽取“三人小組”的工作匯報總結,包括建立完善的欺凌防治制度、定期開展本校的欺凌調(diào)查、對本校教師開展培訓、公開本校欺凌舉報方式、完善欺凌事件處置與跟蹤流程等。
如果在推進欺凌防治工作中發(fā)現(xiàn)困難,“三人小組”應及時向校長或者區(qū)縣教育行政部門求助,以確保本校工作順利推進。
班級——
班級管理是欺凌防治的主要陣地,因為欺凌者、受害人、旁觀者都生活在班級之中。班主任每學期要定期對本班進行欺凌調(diào)查,如果發(fā)現(xiàn)欺凌苗頭或線索,必須及時跟進。如果事件復雜,應及時匯報學校處理。
班主任應當每學期在班級進行1—2次主題班會活動,向學生表明國家、社會、學校對于欺凌的“零容忍態(tài)度”并提供應對欺凌的方法,同時公布本校欺凌舉報方式。班主任開展主題班會后,及時進行調(diào)查最容易發(fā)現(xiàn)欺凌線索。
如果發(fā)生欺凌事件,班主任要積極配合處置工作。如果是嚴重欺凌事件,教師還應該履行“強制報告”職責。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qū)一中學生在校園里閱讀。學校供圖
學生群體——
學生群體不僅僅是被教育的對象,也應參與到欺凌防治中來。一些學校推進“反凌小衛(wèi)士”實踐項目,取得了不錯的實效。
具體來說,可在每個班級設置2名“小衛(wèi)士”,培養(yǎng)他們成為宣傳欺凌防治知識的“宣傳員”、與老師保持信息交流的“信息員”、調(diào)解同學矛盾糾紛的“調(diào)解員”。
此外,家長也應該加強對孩子的教育與溝通,社工組織應多幫助家庭與學校進行欺凌防治工作。社會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才能將欺凌防治工作落實到位。
防治校園欺凌,這些具體措施有用:
學生被欺凌不敢或不愿報告怎么辦?如何從根源上防治校園欺凌?來看看各地的舉措——
※防霸凌校長信箱
浙江江山市一所小學掛出了“防霸凌校長信箱”,讓學生有更多的途徑去申訴和求救。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劉俊升表示,一些定期的調(diào)查,或者匿名信的調(diào)查,都可能讓校園欺凌被發(fā)現(xiàn),被及時有效處理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AI報警系統(tǒng)
成都高新大源學校在廁所、操場、學校門口及樓道等隱蔽地點設置了AI報警系統(tǒng),當有學生喊出“救命”或者“打人了”一系列的敏感詞匯,報警器就會立刻報警,隨即校園管理人員可在后臺實時收到報警信息和報警位置,以便遠程語音制止后趕來現(xiàn)場。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防治校園欺凌,家長和老師要做出更多努力
12355是一部專門面向青少年的心理咨詢熱線電話。心理咨詢師顧凱憲表示,很多被欺凌的孩子向父母暗示甚至明示過,但父母要么沒當回事,要么打罵孩子“人家怎么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學校則將雙方父母叫來,“各打五十大板”,好像解決了但其實什么都沒解決。
來源:央視新聞
華東師范大學開展了一項針對70萬名中小學生的調(diào)查,結果發(fā)現(xiàn)近20%的學生遭遇過不同程度的欺凌,但家長知曉的不到10%。當最初的求救信號沒有被回應,他們對成人的失望就開始逐漸累積,直至放棄求助。教育學專家認為,相關活動除了要面向學生,更該重點面向家長和老師。
來源:央視新聞
通過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校園欺凌的報告意愿,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幅下降。越高年級的學生,越覺得告訴老師和家長是打“小報告”,會“丟面子”,在同學中今后將更加難以立足,所以只好默默忍受。無論是被欺凌者還是旁觀者,只要有人報告,都可能讓欺凌提前終止。
來源:央視新聞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劉俊升表示:“我們應該去鼓勵孩子,發(fā)現(xiàn)欺凌要及時報告,但是如何做,如何去保護,如何讓保護者免于被牽連,這些是我們在輔導過程中要教授給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