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雙減政策落地,成績焦慮如何緩解?支持做好校內輔導,效果會更好 專用教室、骨干教師、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本學期,密云六中的骨干教師答疑
原標題:“雙減”政策落地,成績焦慮如何緩解?支持做好校內輔導,效果會更好
專用教室、骨干教師、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本學期,密云六中的“骨干教師答疑輔導站”掛牌運行。據悉,該輔導站注明骨干教師姓名、學科、輔導時間、聯系電話等,有需要的學生可直接前往,也可致電單約“診療”。這一嘗試不僅受到學生和家長的好評,對其他學校亦不乏啟示。
“雙減”政策落地實施,將孩子們從校外補習班、培訓課中解放出來。而減出來的時間怎么用,學校的延時服務怎么搞,家長和社會都很關心。從現實來看,有的倡導學生自主閱讀,有的鼓勵孩子繪畫手工,有的組織體育鍛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認可。但同時也不乏家長擔心:不去校外補習,但如果學生確實跟不上、沒學會怎么辦?純靠學生自主去找老師請教,夠“解渴”嗎,能長久嗎?學校主動推出的“答疑輔導站”,正直面了這種訴求,回應了家長和學生的關切。
學生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孩子能往好了學,考個好成績,也是家長們最樸素的愿望。但在過去,各方面條件有限,學好學差多憑孩子個人悟性和努力;而這些年隨著社會發(fā)展,許多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的重視和投入直線上升,不僅差的要補齊,好的還要更好,“搶跑”“加餐”的需求越來越旺。其中拔苗助長、畸形內卷之風固然不可助長,但學生個體的理解和學習能力畢竟存在差異,優(yōu)長短板也各有不同,正常的補充答疑、輔導鞏固需求客觀存在,也必須有個對接的渠道。與其放任焦慮,讓家長們悶頭在外給孩子“加餐”,不如提升校內輔導的含金量,讓他們放心將孩子交給學校。熟悉的校園環(huán)境、熟悉的教授方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輔導,能夠最大程度保障學生學習的持續(xù)性、完整性,本身就更加符合教育規(guī)律,而提升校內時間利用率,事實上給校外撒歡騰挪了更多時間,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更實際的“減負”。
當然,種種舉措在具體落地環(huán)節(jié),肯定都有不少需要磨合之處。從教師資源如何統(tǒng)籌,到供需能否精準對接,再到線上線下怎么協(xié)調,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這首先需要相關部門以政策引導學校和教師夯實主體責任,切實把分內之事扛起來,與此同時,也要傾聽教師的所需所惑,為其解除后顧之憂。客觀地說,“雙減”之后,一線教師面臨客觀壓力,工作節(jié)奏等正在調試調整,只有從考核方式、薪酬待遇、后勤保障等因素周全考慮,才能更好激發(fā)老師們的主動性積極性。要知道,“教師答疑站”的呈現方式、提升學業(yè)的模式可以有很多,但只有一邊真心想學、一邊熱心會教,才能激發(fā)教學相長的力量。
“每一位人民教師的內心深處,早就在為教育的變革暗暗積蓄著力量和決心。”日前,參與輪崗至革新里小學的史家教育集團總校長王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動情呼吁,請相信學校,相信老師。誠如斯言,學校才是學習的第一陣地,老師才是最懂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人。支持做好校內輔導,“雙減”政策落地效果會更好,相信廣大學校能夠交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