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江蘇將立法反對喪偶式育兒 家長拒絕輔導孩子或被計入征信 近日,有媒體報道,江蘇將立法反對喪偶式育兒,家長拒絕輔導孩子或被計入征信。
原標題:江蘇將立法反對“喪偶式”育兒 家長拒絕輔導孩子或被計入征信
近日,有媒體報道,江蘇將立法反對“喪偶式”育兒,家長拒絕輔導孩子或被計入征信。引起輿論關注的是其中一條:父母雙方應當共同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義務,不得以離異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一方開展家庭教育,另一方應當予以配合。對于父母不履行家庭教育義務,孩子可以向學校、居委會以及相關單位或組織求助,相關單位和組織應當及時處理。
所謂喪偶式育兒就是指丈夫一心忙事業(yè),每月交給妻子一定的錢,對于家庭的大小事件不管不問,把家庭孩子的責任完全拋給了妻子,這種育兒方式對于妻子來說,就像是自己的配偶不在了一樣,因為除卻金錢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所以稱之為喪偶式育兒。目前,社會上這種現(xiàn)象很多,以身邊朋友為例,倆個孩子的寶媽,生活中經(jīng)常因為照顧孩子和他丈夫吵架,每次說到想讓丈夫幫忙照顧會孩子,丈夫都不耐煩,理直氣壯的說到“我照顧孩子,誰去外面掙錢養(yǎng)家”。目前,社會上喪偶式育兒現(xiàn)象越來越多,到底是誰的過錯?只是男方的責任嗎,我認為,雙方都有責任。
對于男方來說,事業(yè)心太重,認為賺錢養(yǎng)家是對妻子孩子最大的回報。其實不然,這樣做直接導致了與孩子不親,與妻子關系越來越淡。作為父親,應該跟孩子經(jīng)常溝通,起到一個榜樣作用,每個孩子都渴望父愛,愿意跟爸爸一起玩耍。作為丈夫,不能光想著賺錢,回到家中應該關心家庭瑣事,替妻子分憂,增進夫妻之間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
對于女方來說,家庭的事情,不要認為丈夫賺錢很辛苦了,所以家務事、教育孩子都應該是自己的責任,大多數(shù)孩子不喜歡和爸爸相處,所以,盡量不回去麻煩丈夫,這樣只能將丈夫推開在這個家庭之外,作為母親,我們教育好孩子的同時,應該給孩子講講爸爸的事情,讓他們理解爸爸的辛苦,增進父子之間的情感。作為妻子,不應該僅僅只依靠丈夫來生活,應該有一些自己的事業(yè),不一定要大,錢也不用賺的很多,但是讓自己除了家庭育兒還有其他價值;日常家務雙方共同承擔,讓丈夫參與到家庭活動中,促進家庭和諧。
“賺錢養(yǎng)家”成為男人推卸責任的擋箭牌,但是,生活中,孩子需要爸爸,妻子需要丈夫,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讓父親回歸親情教化。(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