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如何讀懂兒童?這場沙龍告訴你答案 童聲合唱、情景劇表演、T臺秀展示、專家講座4月26日,讀懂兒童 共同成長2024教育沙龍在重慶啟誠巴蜀小學舉
原標題:如何“讀懂兒童”?這場沙龍告訴你答案
童聲合唱、情景劇表演、T臺秀展示、專家講座……4月26日,“讀懂兒童 共同成長”2024教育沙龍在重慶啟誠巴蜀小學舉行,市內外教育專家圍繞“讀懂兒童”這個話題,通過多種形式,共探新的課程形態(tài)和家校共育樣態(tài)。
此次活動由北京明遠教育書院、西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啟誠巴蜀小學共同主辦。
沙龍現(xiàn)場,學校依托“讀懂兒童·實踐育人”的教育案例,從三個維度展示多元智能理論依據(jù)下的育人路徑:以素養(yǎng)導向,提升學習力,重塑兒童學習模樣;通過學業(yè)規(guī)劃,培養(yǎng)領導力,成就兒童獨特模樣;啟智潤心,激發(fā)內驅力,遇見兒童成長模樣。
啟誠巴蜀小學的同學們在舞臺上,通過歌舞表演、雙語演講、T臺秀展示等形式,生動展現(xiàn)了“讀懂兒童”、因材施教,促進孩子多樣化、個性化發(fā)展的教育成果。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劉衍玲表示,同學們在分享、展示的過程中多次提到“熱情、堅持、自信、快樂”等關鍵詞,這也是孩子們心理安全感、力量感的表現(xiàn),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以讓孩子們走得更遠。“教材不是孩子們的世界,世界才是孩子們的教材。”
教育學博士、重慶市江北區(qū)教師進修學院黨委書記李大圣結合學校教育探索與實踐,以《新學校催生新學習、新教師、新家長》為題發(fā)表演講。
她強調,教不等同于學,學不等同于學習。兒童立場是影響教育質量的核心因素,如今的傳統(tǒng)教育無論怎么系統(tǒng),都來自成人世界的主觀臆斷。李大圣表示:“我們要研究兒童立場,核心就是要讀懂兒童。重視實踐,重視直接經(jīng)驗,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每時每刻都真實地學習。”
26日晚,學校還邀請西南大學心理學部博士趙永萍開展了一場題為“智慧家教 用心溝通”的線上直播,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家長們了解了如何運用心理科學教育孩子。
參加教育沙龍的家長表示,自己接下來會更加注重孩子的親子閱讀和陪伴,仔細去觀察孩子,從有效的輸入到有效的輸出。“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看到未來,不去焦慮,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