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跳繩培訓折射的教育焦慮 據(jù)中國之聲報道:很多人印象里,跳繩應該是一項普及程度非常高的運動項目,小時候都是爸爸媽媽教,小伙伴兒們一起玩兒,有
“跳繩培訓”折射的教育焦慮
據(jù)中國之聲報道:很多人印象里,跳繩應該是一項普及程度非常高的運動項目,小時候都是爸爸媽媽教,小伙伴兒們一起玩兒,有人跳得多有人跳得少,但從來也沒覺得有多難。(2019.10.13《中國青年報》)
跳繩作為一項簡單的體育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增強免疫力和肺活量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然而,當跳繩被列入學生體質(zhì)健康測試的重點項目,需要貫穿小學教育的全程,是每個年級的孩子必須要達標的考核內(nèi)容時,家長便給其賦予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考核要達標,各種培訓就會應運而生,為何一種靠自學、稍加鍛煉就能掌握的運動,需要家長興師動眾、花錢搶名額去學?本質(zhì)上體現(xiàn)的是家長的教育焦慮,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只要涉及到孩子升學、上學、評優(yōu)秀,家長就會緊繃神經(jīng)弦,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人,為了能跑贏同齡人,拼這拼那,全線出擊,直至迷失其中,不遺余力花錢,以求心理慰藉。與其說是家長的一片苦心,不如說是對于各種培訓的“依賴癥”。
說到底,這種行為也違背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初衷。推廣此類的簡單運動,本是為了以極低成本促進孩子強健體魄、快樂成長。將其納入考試也不過是一種督促方式,期盼學校和家長能幫助孩子分出些精力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如今,納入考試指標,反而給孩子們的課余平添了許多麻煩。
家長們不妨放松心態(tài),客觀理性地看待。利用業(yè)余時間與孩子一起走向戶外,與孩子積極交流、互動,共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關系,還會在孩子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與孩子共同成長。(任丹丹)
原標題:《小巷人家》大結(jié)局,蔣欣帶娃刷爆全網(wǎng):媽媽什么性格,孩子什么命
原創(chuàng)觀點12小時前
原標題:花費近40萬讀完民辦高中國際班后無學籍無畢業(yè)證,教育局回應 學校給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5 19:08:05
原標題:放平心態(tài)、穩(wěn)住狀態(tài),心理專家支招緩解藝考生考前焦慮 孩子最近好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3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