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印發(fā)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蘇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
近日印發(fā)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蘇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yōu)評先、畢業(yè)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7月15日新華社)
現實生活中,意外突發(fā)事件無所不在,諸如地震、車禍、火災、溺水、摔倒、中暑等,可能會降臨到每一個人的頭上,給人們身體造成傷害,嚴重者甚至于死亡。而在攸關性命之時,如果懂點急救知識,現場對受傷者進行急救護理,與死神抗爭,將其從鬼門關拽回來,不啻是救命菩薩。因此,掌握最基本的急救知識,乃是非常實用的技術,關鍵時刻不僅可以自救,也可以救助他人,可謂善莫大焉。
將急救知識進入校園,并納入中小學生考試內容,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檢驗,并與各種考核指標掛鉤,顯然是藉此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把急救知識技能課程貫徹到位。這樣看似煞費苦心的做法,實則意圖很明顯,就是讓學校放棄幻想,避免流于形式,認真授課、培訓技能,讓廣大中小學生真正掌握到最基本的急救知識,并能夠活學活用,在現實生活中發(fā)揮效力。
意外創(chuàng)傷隨時可能發(fā)生,具有不可預測性,而急救是否及時、妥善,直接關系到病人的安危,現場急救尤為重要。我們在新聞里經??梢钥吹?,各地街頭發(fā)生意外事故時,諸如暈厥、摔倒等,眾人圍觀不敢救助,主要就是缺乏急救知識,不知道如何妥善應對。偶有挺身而出急救者,往往是醫(yī)護人員、急救志愿者等,普通市民則鮮有熟悉急救知識和掌握相關技能的,導致束手無策,只能被動等待救護車前來,以致很容易錯過最佳急救時間。
此前部分地方的公共場所放置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儀,是一種簡單、易于操作的急救設備,能夠自動分析特定心律失常,通過電擊除顫,搶救心臟驟停的患者,是非醫(yī)務人員也能使用的“救命神器”??墒牵捎谄胀ㄊ忻袢狈ε嘤?,不了解AED的使用方法,甚至以為是專業(yè)儀器,對其敬而遠之,導致大部分AED都被空置,使用次數寥寥可數,造成資源浪費,亦延誤急救機會。
由此可見,在急救知識進校園之后,對AED自動體外除顫儀、開放氣道、氣管異物急救、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中暑急救法、溺水急救等急救知識進行普及,邀請專業(yè)人士講授救護概念、心肺復蘇、創(chuàng)傷救護、現場意外等課程,乃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讓廣大中小學生掌握到基本急救知識,可以讓他們更深入了解人體構造,產生對生命的敬畏心,培養(yǎng)安全防范意識。同時,藉此逐步補上這塊社會短板,在中小學生長大成人之后,就可以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利用所學到的急救知識,去救助傷者、拯救生命。江德斌
原標題:花費近40萬讀完民辦高中國際班后無學籍無畢業(yè)證,教育局回應 學校給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5 19:08:05
原標題:放平心態(tài)、穩(wěn)住狀態(tài),心理專家支招緩解藝考生考前焦慮 孩子最近好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3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