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 初高中孩子從上進到厭學,發(fā)生在父母自以為是和不以為然中,遺憾 這幾天頻繁看到一些讓我難過的事情,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突然就寫不了作業(yè)
原標題: 初高中孩子從上進到厭學,發(fā)生在父母自以為是和不以為然中,遺憾
這幾天頻繁看到一些讓我難過的事情,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突然就寫不了作業(yè),上不了課,進不了學校,只能休學在家。
并不是孩子突然這樣了,而是父母以為自己太懂教育,太自以為是了,尤其是家長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很唏噓和遺憾。
有時候并不是孩子先接受不了成績的落差,而是家長沒辦法先孩子一步?jīng)]法接受,孩子從初中的學霸變成高中的普通學生。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情緒和焦慮,其實比孩子的焦慮程度更強烈。
父母都希望孩子優(yōu)秀的心情能理解,因為我也是一個家長,但我曾經(jīng)也是個熱衷雞娃的媽媽。
但跳過坑,栽過跟頭后,才明白咱們家長的焦慮和擔心,不僅不能幫助孩子平穩(wěn)度過高中階段,不能快速適應高中的節(jié)奏,甚至會拖孩子的后腿,影響孩子的情緒。
我們家長情緒穩(wěn)定和接納力,對孩子的影響相當大。
舉個例子來說,即便我們嘴上不敢吵孩子,也沒要求成績,但是只要家長在焦慮和恐慌時,無意中流露出來的表情、動作、言行都會讓孩子變得更緊張,也會成為一種壓力的投射,其實這是一種無形的壓力。
而我家孩子的壓力在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之后就開始凸顯了,不過我當時一點沒有意識到。當時孩子就出現(xiàn)了一些身體上的狀況,經(jīng)常晚上睡覺出汗,也開始很頻繁的掉頭發(fā)。
我也有想過是不是孩子壓力太大,但我很快就否認了,我自我感覺認為自己沒有給孩子施加壓力,學習我都放手了,壓根都沒管,考多少分我一句都不吵。反而認為是他學習太緊張,睡眠時間不足造成的。當時也喝了一些中藥調理身體,但并沒有太大改善。
眼看孩子身體開始出現(xiàn)一些問題后,我就不敢再提一句成績和學習了,甚至孩子在幾次跟我說近期上課總跑神,作業(yè)寫不下去,總是莫名其妙很煩躁。
我還反過來安慰他,不要太過于自責和難受了,也不要太糾結了。就勸他能學到哪就學到哪吧,你要放過自己了,成績這玩意無所謂了,真的沒學會,學不進去就算了,實在不行隨便考上大學就行。
我這樣回復似乎沒有任何問題,好像也是在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和壓力。但實際是有大問題的,最要緊是忽略了孩子向我發(fā)出的情緒求救信號:
上課頻繁跑神!靜不下心寫作業(yè)!情緒煩躁!
這其實是孩子出現(xiàn)心理內耗的早期表現(xiàn)。但當時很遺憾的是,我所有的焦點都放在擔心孩子身體健康上,就忽略了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問題,我也沒有幫他去做情緒疏導和心理輔導。
當時,我更多的想法停留在既然我說要放手,那我就做到百分百放手,只要孩子身心健康,成績不成績就無所謂了,啥自行車都不要了,最多就是原地踏步唄,我也不能因為學習把孩子逼太狠了,他真做不到就算了吧。
看似我是一個很寬容和理解孩子的家長,但我唯一沒有意識到孩子是遇到情緒卡點了,后來才搞明白孩子出問題的根源:
期中考試之后他很想變好,想沖刺,但又給自己定的目標很高,當孩子無法做到時,就有了自責和自我否認。慢慢地,就變成了一個負循環(huán):
孩子越想變好,越緊張焦慮,反而沒辦法靜下心學習,越內耗自責,最后變成了向內攻擊自己身體和情緒。慢慢就開始不想學了或者壓根學不進去,導致成績下降,而成績的下降又加劇了自我否認的增多。
這就是一個情緒之下,孩子擺爛的負循環(huán)。
所以說,情緒問題是孩子一個很大而且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問題,也是我們父母要及時關注和覺察的大問題。
還有一個現(xiàn)實問題是,沒有一個孩子甘愿擺爛。這是百分百的事實!
孩子開始擺爛的邏輯是:
當一個特別想上進的小孩,如果他陷入自我否認和自我懷疑,覺得再努力也沒有用時,就會慢慢開始懷疑自己,懷疑努力的價值與意義,從而陷入情緒內耗,隨著情緒內耗越多,就越學不進去,慢慢就開始進入萌芽狀態(tài)的擺爛。
而這時,如果孩子向咱們父母出發(fā)求救信號時,父母再接不住,或者沒有get到孩子所遇到的困境,孩子就真的開始擺爛了。
因為學不進去,孩子就不會,孩子越不會,越難受,越煎熬,就會更擺爛和內耗的加重。
慢慢的,積壓的情緒就變成一個死循環(huán)了。其實很多孩子的頻繁請假,害怕考試和休學就是在父母的不知不覺中突然發(fā)生的。
所有孩子突然不去學校以及厭學的發(fā)生,都有一個過程潛移默化的集聚過程,時間久了才有了家長以為的突然爆發(fā)。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的那一刻,最需要的是被父母所看見,理解,支持和安慰,以及有效幫助。
給各位家長提一個建議:
當孩子出現(xiàn)內耗的信號時,如果父母接不住孩子的情緒,也無法有效解決孩子的問題,一定要及時找咨詢師或專業(yè)人士來幫助家長覺察一下我們的家庭教育中是否存在一些問題?然后及時介入幫助孩子來疏導情緒。
孩子在情緒內耗初期,可能及時有效引導一下幫孩子釋放掉負情緒,,孩子就慢慢恢復正常了。
但是如果忽略了孩子的情緒問題,壓根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情緒變化,父母反而給孩子變本加厲地施加壓力或者一些不正確沒有共情的回應,只會將求助的孩子一步步推開,那么孩子的情緒問題會越來越嚴重,輕則厭學,重則抑郁。
希望家庭教育的悲劇,不再要重演,家長們及時反思,及時調整,及時上岸。
原標題:教育就是,把孩子當作植物來養(yǎng) 把孩子當作植物來養(yǎng), 這句話起初不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17 21:06:34
原標題: 現(xiàn)在初中生男孩怎么溝通?專家老師有妙招 初中階段,是孩子從兒童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16 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