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抖腿、扣手、轉筆......兒科姜志華主任:家長要留心A娃的這些習慣 有家長反應,平常會觀察到孩子有一些小動作,看似平常的習慣,在大多數情
原標題:抖腿、扣手、轉筆......兒科姜志華主任:家長要留心A娃的這些習慣
有家長反應,平常會觀察到孩子有一些小動作,看似平常的習慣,在大多數情況下確實只是孩子的一種無意識行為。然而,當一些行為頻繁出現,且伴隨著注意力不集中、沖動行為等特征時,家長們就需要警惕了。
男孩上課小動作不斷
在姜志華主任的診室里,我們遇到了這樣一位患兒。彭彭(化名)今年8歲,是個活潑可愛的男孩,但父母卻為他的行為問題而苦惱不已。
據彭彭老師反應,彭彭在課堂上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經常走神,而且喜歡不停地抖腿、扣手,影響到其他同學,甚至在寫作業(yè)時也不停地轉筆。
▲姜志華主任診室
經過姜志華主任的詳細評估,彭彭被診斷患有多動癥(ADHD)。姜主任解釋說,多動癥是一種神經發(fā)育障礙,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度和沖動行為。這些癥狀會導致孩子在學習、社交和情緒管理等方面遇到困難。
經過兩個月的行為干預和注意力訓練,彭彭多動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家長反饋孩子現在至少能靜坐半小時以上,老師也反饋彭彭上課狀態(tài)好轉。
姜志華主任告訴我們,抖腿、扣手、轉筆等自我刺激行為是多動癥孩子用于提高注意力、自我安慰或者釋放能量的方式,只要及時加以干預和矯治,是可以回歸課堂,正常學習和生活的。
A娃可能會出現的自我刺激行為
除了抖腿、扣手、轉筆這些常見的行為外,多動癥孩子還可能出現其他形式的自我刺激行為。這些行為通常涉及各類感官,旨在通過刺激身體或環(huán)境來調節(jié)情緒、提高注意力或緩解焦慮。
√視覺刺激:孩子可能喜歡快速翻書、看旋轉的物體或閃爍的燈光。
√聽覺刺激:孩子可能會發(fā)出奇怪的聲音、敲擊物品或喜歡聽高分貝的音樂。
√觸覺刺激:孩子可能喜歡觸摸或摩擦各種物品,如玩具、衣物或皮膚。
√味覺和嗅覺刺激:孩子可能喜歡吃或聞特定的食物或物品,以獲取特殊的感官體驗。
這些自我刺激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孩子應對多動癥帶來的挑戰(zhàn),但過度依賴這些行為也會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造成負面影響。
為什么A娃喜歡自我刺激?
多動癥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往往源于他們的大腦對刺激的需求不同于常人。多動癥孩子的大腦可能更容易感到無聊或不安,需要通過自我刺激來維持注意力或緩解不適感。
這些對于學齡期的兒童青少年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因為這些孩子基本上都無法安靜坐著、自制力更差。
自我刺激行為作為一種應對策略,幫助孩子應對情緒問題或焦慮。通過刺激身體或環(huán)境,孩子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減輕緊張感。
轉移不安:多動癥的孩子更喜歡使用自我刺激來轉移他們坐立不安的行為,從而避免在課堂中做出失控的行為。
感覺處理異常:多動癥孩子普遍還有感覺處理異常的問題,他們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從而感覺過載或出現過度刺激問題,自我刺激行為能幫助他們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
沖動控制:自我刺激行為能幫助多動癥孩子控制沖動行為,讓他們感到更加平靜和踏實,從而減少沖動的行為和情緒問題。
然而,這種應對策略并非長久之計。過度依賴自我刺激行為可能會導致孩子在社交、學習和情緒管理方面出現問題,因此需要家長和專業(yè)醫(yī)生的引導與干預。
如何幫助孩子改善自我刺激行為?
針對多動癥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家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幫助孩子改善——
1.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多樣的學習環(huán)境,包括各種視覺、聽覺和觸覺刺激,以滿足他們對刺激的需求。
2.制定明確的規(guī)則和期望:與孩子一起制定明確的規(guī)則和期望,讓他們了解哪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需要改進的。
▲姜主任查房互動
3.提供替代性的行為選擇:為孩子提供替代性的行為選擇,如深呼吸、數數或運動等,以幫助他們應對不適感和焦慮。
4.建立積極的獎勵機制:設立明確的獎勵機制,鼓勵孩子減少自我刺激行為,同時增加他們的積極行為。
5.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除此之外,充足的睡眠、豐富的運動和自我心理引導或心理暗示,也都能幫助減少自我刺激行為。
6.尋求專業(yè)的支持干預:如果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學習,建議尋求專業(yè)醫(yī)生和兒童醫(yī)院的幫助,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杭州復旦兒童醫(yī)院作為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會兒童心理專業(yè)委員會兒童發(fā)育行為與學習能力研究基地,設立發(fā)育行為門診???,配備科學完善的醫(yī)療設備,團隊成員均由經驗30年+的兒科專家構成,技術力量雄厚,臨床經驗豐富。院內樂園式就診環(huán)境,1v1單獨診室保護隱私,特色醫(yī)教家結合診療理念,多學科聯合會診,精準病因對癥下藥。
原標題:花費近40萬讀完民辦高中國際班后無學籍無畢業(yè)證,教育局回應 學校給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5 19:08:05
原標題:放平心態(tài)、穩(wěn)住狀態(tài),心理專家支招緩解藝考生考前焦慮 孩子最近好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3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