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校園欺凌,該不該寬容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鞍山市第十三中學語文老師官啟軍向大會提交了《關(guān)于制定校園安全法規(guī)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的建
校園欺凌,該不該寬容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鞍山市第十三中學語文老師官啟軍向大會提交了《關(guān)于制定校園安全法規(guī)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的建議》。她提出,提前承擔刑事責任年齡,進入初中后,在校園欺凌上,就應承擔法律刑事責任。
2016年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發(fā)布了校園霸凌報告,顯示全球?qū)W生中25%的人曾經(jīng)歷過霸凌,這種欺凌行為會對被欺凌的學生造成巨大的心靈傷害甚至危及其生命,然而一些家長卻總是以“孩子太小,不懂事”或者“孩子們打鬧而已,多大點事啊”的態(tài)度對待,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2018年4月27日,米脂縣第三中學學生放學途中遭犯罪嫌疑人趙某某襲擊,造成9人死亡,19名學生受傷。而造成這一慘案的正是校園欺凌的受害者,被同學欺負,積怨已久,長期壓抑,不能排解,最終卻把怨氣撒在了母校無辜學生身上。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霸凌根本不會出現(xiàn)在公眾視線,因為大部分孩子會選擇沉默,而大部分學校和家長根本意識不到這是“霸凌”甚至會斥責自己的孩子“為什么只有你被欺負”。
造成校園欺凌的原因無非有三種,一、家庭教育的缺失。許多家長因工作繁忙缺乏對孩子的交流與關(guān)心,導致有些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蛘咭晃厄溈v,使孩子喪失了感恩與敬畏之心,養(yǎng)成“唯我獨尊”的心態(tài),為校園欺凌埋下禍根。二、校園權(quán)威的喪失。作為被各界關(guān)注的焦點,教育民主被哄抬過高,絕大多數(shù)學校再不敢輕易地處分一個學生,教師權(quán)威地位也被顛覆,教育懲戒功能喪失,部分學生變得有恃無恐,過分放縱自己。三、不良文化的傳播。暴力游戲的快意殺戮,港臺影視的黑社會英雄,在青少年心底播種了一種對邪惡的認同和膜拜,快意恩仇成為了部分“問題少年”處世的準則使,造成其極端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解決校園欺凌一是要用法律制度做紅線,及時制定出臺與校園安全有關(guān)的法規(guī),明確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懲罰措施,為未成年人的行為拉一道“高壓線”。依法施罰,不因情寬容,才能讓違法犯罪者明白,觸碰法律紅線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從而明是非、知進退、守底線。二是用基礎設施做防線,學校要健全門衛(wèi)管理制度,嚴防無關(guān)人員和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進入校園,加強保安隊伍或教師隊伍巡視,完善視頻監(jiān)控、快速報警等安防系統(tǒng),為學生安全保駕護航。三是用情感教育做底線,家長要從自身做起,主動關(guān)心孩子,避免暴力,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學校定期開展校園欺凌專題教育,宣傳校園欺凌的危害與后果,普及防治學生欺凌的知識和反欺凌技能。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要解決校園欺凌,不能只在發(fā)生后一味寬容或嚴懲,更需要我們齊心協(xié)力,防微杜漸,從根源斬斷校園欺凌的毒根。(毛如月)
原標題:《小巷人家》大結(jié)局,蔣欣帶娃刷爆全網(wǎng):媽媽什么性格,孩子什么命
原創(chuàng)觀點12小時前
原標題:花費近40萬讀完民辦高中國際班后無學籍無畢業(yè)證,教育局回應 學校給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5 19:08:05
原標題:放平心態(tài)、穩(wěn)住狀態(tài),心理專家支招緩解藝考生考前焦慮 孩子最近好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3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