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生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有多大?影響我們成長的因素,第一是家庭,第二是社區(qū),第三是學校,第四是社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人的原生
原生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有多大?影響我們成長的因素,第一是家庭,第二是社區(qū),第三是學校,第四是社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對這個人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小到孩子的一言一行,大到孩子的性格、處事風格、價值觀都與原生家庭密切相關。
事實證明,出生在幸福和諧的家庭中的孩子,從小被父母的愛意包圍,長大以后是陽光樂觀自信的。而父母關系不和諧,孩子就會容易沖動,偏激。
“掌控派”的家庭,事事為孩子做主,教育出來的孩子,優(yōu)柔寡斷,膽怯、沒主見,缺乏創(chuàng)造性,畏手畏腳,難有成就。此父母應該多給孩子發(fā)聲的機會,尊重孩子的意愿,讓孩子自己做主。
溺愛式的家庭,過度寵愛孩子,事事以孩子為中心,孩子自我中心意識高度強烈,自私,不懂得體諒別人。此類型父母應該“適可而止”切忌過分寵愛孩子。
嚴厲型家庭,“眼里容不得一點沙子”,不允許孩子犯一點點錯誤,只要孩子犯錯誤就嚴厲懲罰,甚至打罵孩子。這樣的孩子在父母面前確實很“乖”,一旦脫離了父母的束縛,就會無法無天,叛逆。也有孩子自卑,謊話連篇,不自信。這樣的父母應該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只有不斷的“試誤”,孩子才能成長。更不能一味的嚴厲,也要給孩子應有的溫暖。
爭吵型家庭,父母愛吵架,家庭氛圍緊張。孩子缺乏親密感,容易極端。父母要減少爭吵,為孩子營造和諧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無形的一點一滴的侵入我們的身體之中,深入骨髓。年幼的孩子價值觀還未成型,只能學著父母的態(tài)度去對待這個世界。在精神動力學當中,有一條基本原理:越是早年發(fā)生的、越是頻繁發(fā)生的,和越是嚴重的創(chuàng)傷性事件,對人的心理所造成的影響就越為深遠持久。早年的撫養(yǎng)對人的影響是最大的。大到如果產(chǎn)生的是壞影響的話,其傷痛可能會一直延續(xù)至后半生,對人造成的心理缺陷可能需要用上一生的時間去修補。
原生家庭雖然對人有很大的影響,但這影響不是決定性的,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中,也不只有負向的一面,還有正向的一面,這一點我們也要看清楚。但無論如何,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是最好的。(龐淼)
原標題:《小巷人家》大結(jié)局,蔣欣帶娃刷爆全網(wǎng):媽媽什么性格,孩子什么命
原創(chuàng)觀點12小時前
原標題:花費近40萬讀完民辦高中國際班后無學籍無畢業(yè)證,教育局回應 學校給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5 19:08:05
原標題:放平心態(tài)、穩(wěn)住狀態(tài),心理專家支招緩解藝考生考前焦慮 孩子最近好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3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