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縣城中學衰敗背后的極化現(xiàn)象 就宏觀而言,縣城中學的衰敗是一個基本趨勢。但是,在這一趨勢背后,也存在著一些成功的異類抵抗者。例如安徽
原標題:縣城中學衰敗背后的極化現(xiàn)象
就宏觀而言,縣城中學的衰敗是一個基本趨勢。但是,在這一趨勢背后,也存在著一些成功的異類抵抗者。例如安徽的毛坦廠中學,位于大別山深處,本無資格與省城的優(yōu)秀中學叫板,他毛坦廠中學通過規(guī)模效應(yīng),通過向建立起一整套應(yīng)付高考的“軍事化策略”,最終實現(xiàn)了突圍。
與毛坦廠中學情況類似的還有河南的鄲城中學,這所縣級高中連續(xù)7年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總計超過了210名。此外,從廣義上來說,河北的衡水中學也可以納入到“縣城中學”的概念范疇,畢竟衡水的發(fā)展水平并不比縣城高出多少。而這些突圍成功的縣城中學,他們呈現(xiàn)給主流輿論的形象,幾乎都是“扼殺人性的”面目。在浙江,曾有教育局官員公開表示不歡迎衡水中學來辦分校。
縣城高中以殘酷的“時間利用法”實現(xiàn)升維競爭,只有極少部分獲得了成功。而在失利的基本面背后,還存在著一線城市一流高中繞過高考直接出國留學,和偏遠農(nóng)村地區(qū)的孩子艱難上學的兩極化現(xiàn)象。
在一二線城市,一所普通中學的教學水平都足以碾壓偏遠小鎮(zhèn)的中學,城市家長所擔心的是孩子進不了最好的幾所中學,而并不擔心孩子沒有學上。城市孩子的肥胖率、近視率飆升,家庭親子關(guān)系惡化,都拜白熱化的教育競爭所賜。但在偏遠鄉(xiāng)村,因為路途遙遠,學生很早開始寄宿,老師老齡化加劇(年輕老師不愿意來),家長長期在外打工,整個教學狀況處于一種破敗狀態(tài)。
從高考成績來看,北京、上海、天津作為高考優(yōu)勢最大的三個城市高考考生的一本錄取率分別達到30.5%、21.8%和24.1%,985高校錄取率達到了4.29%、5.33%和5.81%。而以邊疆省份云南省的“教育洼地”紅河州為例,當?shù)赜腥齻€縣:金平、綠春和紅河,某年高考一本上線人數(shù)分別為10人、1人和6人。也就是說,北京一所普通高中的普通班,一個班的一本錄取人數(shù)就超過了這3個縣的錄取總和。
所以,那些突圍的縣城超級中學,給人以“反人性”的感覺,而城市教育競爭的極端激烈和偏遠鄉(xiāng)村教育的日益潰敗,共同構(gòu)成了縣城中學整體衰敗背后的三種景觀。這三種景觀看起來互不相干,但實際上卻反映了中國基礎(chǔ)教育的不同面向。
原標題:16歲中學生獲正高職稱后續(xù):簡歷網(wǎng)頁已撤,公號信息已刪除 近日,一
快資訊2024-11-15 2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