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少年派》引發(fā)對中國式教育的思考 在近期播出的電視劇《少年派》中,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 主人公林妙妙生活在一個中等小康
原標題:《少年派》引發(fā)對中國式教育的思考
在近期播出的電視劇《少年派》中,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
主人公林妙妙生活在一個中等小康家庭,生活幸福美滿,看似爸爸媽媽對她照顧的無微不至,實則體現(xiàn)出他們愛的過了頭。像中國大多數(shù)家庭一樣,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將孩子送到寄宿制的學校中去。學校的半軍事化管理,抑制了孩子們本應有的天性,甚至更加起到了逆反的作用,為期半月的生活結束,回到家中,已給孩子做好飯菜等待。可這種時刻維持不了一頓飯的時間便開啟了母女之間對戰(zhàn)模式,彈幕也體現(xiàn)了“這宛如我親媽再現(xiàn)”。
再者妙妙媽抑制妙妙播音主持的愛好,不理睬妙妙對文科的熱度,強制要求其改學理科,孩子處于學習的階段,但他們也應該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作為家長,并沒有理由剝奪他們興趣愛好的權利,正如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家庭教育的教育一樣,從進幼兒園開始,家長們就為孩子選擇各式的興趣班、補習班,甚至到了小學,他們的周末連一個休息的時間都沒有,試問有幾個家長問過孩子,他們真正喜歡什么?我們總在適應社會,高學歷能擁有好的工作,琴棋書畫種種特長能讓你在工作中脫穎而出,但家長卻忘了“興趣愛好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在現(xiàn)代生活中所謂的“問題孩子”,是出自“留守兒童”家中,這些孩子由于童年父愛、母愛的缺失,有一個灰色的童年?!渡倌昱伞分校囆$魇且粋€家境優(yōu)越的孩子,媽媽給她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可是卻沒有陪她吃過一頓飯,又有誰看到了她的無奈。
在當今教育中,家長們只是想讓孩子成為自己眼中的孩子,并沒有過多考慮孩子的想法,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維,他們不是家長的附屬品,不要將自以為的“愛”給孩子,停下腳步,看一看他們的成長吧!文:胡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