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語文出軌還是數(shù)學劈腿?教育局回應四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太難 老師剖析 本周和下周,各中小學迎來期末考??荚囍苈铮潜厝皇窃嚲砼c唾沫齊飛
原標題:小初考試難上熱搜 我們該怎么辦?
本周和下周,各中小學迎來期末考。考試周嘛,那必然是試卷與唾沫齊飛的。于是乎,各個群里,自媒體上,就看到了不同人分享的試卷,以及對試卷的吐槽和對出題人的問候。
我周三就在公眾號分享了兩份越秀的期末考卷(相關閱讀:),另外在小紅書和頭條也分享了一些其他年級和科目的卷子——未來公眾號繼續(xù)發(fā)原創(chuàng)觀點文章,小紅書會有更多學校咨詢,政策熱點,教育八卦分享,歡迎關注同名小紅書號【區(qū)老師不是qu老師】。
昨天,又看到了一份隔壁深圳南山區(qū)四年級的數(shù)學卷,長這樣子:
南沙區(qū)憑借這份卷子把自己送上了熱搜,原因是全區(qū)緊急通知加考20分鐘(原本90分鐘的考試時間加到110分鐘)。有一說一,密密麻麻的文字,90分鐘要做36題,換我做也費勁。
網(wǎng)友紛紛吐槽,面對雙減,南山區(qū)這是喊最響的口號,考最難的試卷。
南山區(qū)只是因為一個加時,剛好把自己送上了熱搜。實際上,現(xiàn)在不少地方義務教育階段考試的難度,與過往相比有增無減。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考那么難?家長和學生該怎么辦?
我也知道這個話題既宏大又敏感,我姑且說說我的看法和建議吧,僅代表我的看法,不合你意請忽略。
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考得那么難?
“雙減”是國策不假,但你知道的,很多東西初衷是好的,但國家太大,每個地方具體情況又不同,各地的理解和執(zhí)行情況就可能不同,此其一。
其二,更重要的是,從行政命令上強行推“雙減”,并不能解決日益內卷的問題。卷起來的原因是學歷貶值帶來的焦慮,是競爭壓力帶來的焦慮,只有解決這個,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卷的收益大于成本,才能讓人真正自發(fā)地“雙減”。
所以,哪怕學校減下來了,家長也會在課外給孩子加回去,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那些明顯不“減”的學校,顯然更受歡迎,這是大家用腳投票的結果。
正如你天天讓年輕人多生娃,不是你喊就能喊得動的。根源是生活壓力、經(jīng)濟壓力大,養(yǎng)娃成本高等等。上一秒讓你多生娃,下一秒給你加社保,這誰受得了?
第三,學校有出成績的壓力,地方領導有政績壓力。
學校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就是生源的競爭。你能夠獲得的入口學生水平越高,那么對應出口水平也會越高。80分的生源給整到85分的出口,那叫加工;任憑你會飛,也無法把60分的生源給整到85分的出口,能做到這點只有一個辦法,人工“美化”數(shù)據(jù)。
怎么拿到高水平的入口生源?按照規(guī)則,義務教育階段可是不能分重點班的,小升初可是不能有任何形式的選拔的,也就是一切隨機。
這顯然是不行的,還是得選拔。所以,無論你怎么定規(guī)則,選拔一直存在,只是隱秘程度不同,選拔方式在變。地方教育部門控制底線,在底線之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在招生行為快要越過底線的時候提醒提醒別太過分,也就是這樣了。
考試如果不考難點就很難達到選拔的效果,就要用別的方式選人。你看,以北京幾個教育強區(qū)為首的一些地方,中考成績就呈現(xiàn)蘑菇云分布。滿分670分的中考,650分以上的大有人在。
憑成績都選不了人,那你想想會怎樣?那是不是得要卷加分,卷競賽,卷爹娘,卷鈔能力??荚嚭么踹€有點機會,要是卷這些,普通家庭娃的路不見得更容易。
最后,其實吧,也不是哪里都考得難,只是考得難得區(qū)更容易引起討論,討論熱度起來了,造成大家一個錯覺就是考試都難。你看,從化花都的卷子就很少引發(fā)討論,番禺黃埔,包括天河的卷子,很多時候并沒有那么難。
我一貫認為,比起吐槽現(xiàn)狀更有價值的,是討論應對方法。放在這里就是,假設考試真的要往難的發(fā)展,同學們應該怎么辦?
這兩年我寫過很多次了,所有科目的考試命題,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那就是對學生閱讀理解,篩選信息的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并且該趨勢已經(jīng)從高中蔓延至小學。
那么應該怎么應對,就很明確了,那就是提高這個方面的能力,因為它已經(jīng)不僅僅是語文學科要求的能力了。不然就會出現(xiàn)你理科水平不低,但題都沒搞懂,或者花費大量時間在讀題上導致時間不夠的情況。
我能想到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少!看!短!視!頻!
現(xiàn)在的短視頻對學生真的毒害性真的非常強。因為當你一個接一個地刷短視頻的時候,是不用動腦的,并且你越愛看什么算法越給你推什么。
閱讀能力養(yǎng)成的最好階段其實是小學,如果孩子還小,真心建議多看文字類書籍,不管是散文還是小說,都有幫助。
此外,家長和孩子在交流的時候,可以嘗試多讓他們發(fā)表觀點,描述和歸納事情。小至學校里發(fā)生的事情,大到對某些社會熱點事件的看法,不局限于領域。
能力是很難速成的,任何能力都需要積累,量變才能引起質變。
今天就這樣吧,考試仍在繼續(xù),期待看到更多讓人讓人嘩然的題目。
原標題:留學回國人才將納入國家統(tǒng)一就業(yè)政策體系 12月12日,中央組織部、人
快資訊2025-01-02 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