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武漢桂梅校長:胸懷大愛,她的辦學理念總是與時俱進 師者父母心,桂梅校長有大愛,是孩子們的好媽媽。世界是多元的,希望普特融合教育被廣
原標題:武漢“桂梅”校長:胸懷大愛,她的辦學理念總是與時俱進
“師者父母心,桂梅校長有大愛,是孩子們的好‘媽媽’。”“世界是多元的,希望普特融合教育被廣泛推廣,祝福江夏特殊教育學校越辦越好。”
連日來,極目新聞持續(xù)報道武漢市江夏區(qū)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王桂梅的事跡后(詳見前日報道),引發(fā)廣泛社會反響,讀者紛紛為“桂梅”校長點贊。近日,極目新聞記者多方采訪,在同事眼里,她大膽創(chuàng)新;在學生眼里,她胸懷大愛;在女兒眼里,她是偉大的母親。
同事:她的辦學理念總是與時俱進
“王校長十分干練,從純聾人教育到培智教育,從培智教育再到融合教育,她的辦學理念總是與時俱進。”采訪中,學校黨務辦公室主任潘雙琴用手機一字一句地打字與記者交流。
王桂梅是看著潘雙琴長大的,1995年,她入職江夏聾啞學校(江夏特校前身)時,有聽力障礙的潘雙琴正在上五年級。2002年,潘雙琴通過單考單招考取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四年后,她畢業(yè)選擇回到母校任教,與王桂梅成為了同事,彼時的王桂梅已成長為學校黨支部書記。
潘雙琴在上課
“王校長總是給予我們青年教師極大的信任,她總能發(fā)現別人的長處。”如今已是學校黨務辦公室主任的潘雙琴告訴記者,學校內有很多工作和活動,“王校長也放手讓我去做,給予我很大的信任和信心。”
“我倆是江夏特校的兩頭‘老黃牛’。”和王桂梅共事30年的鄭小平笑著說道。從進入特校,鄭小平一直帶的是聽障學生。2008年,學校開始招收一些有智力障礙、自閉癥的孩子。“老師們都沒有經驗,王校長說我可以,便把這個重擔交給我了。”
王桂梅(右)在組織召開學校行政會
在摸索如何教育好這類孩子過程中,王桂梅鼓勵他們大膽去嘗試,勇于創(chuàng)新,去尋找合適的教材,開設新的課程。這中間有支持他們工作的,也有不太支持的。王桂梅就鼓勵她把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一些故事記錄下來,形成獨特的教育故事。“當時我有點灰心,但按著她的方法去嘗試了。”在王桂梅的鼓勵下,鄭小平先后寫了十余萬字的博客,“由此我慢慢體悟出做特殊教育到底困難在哪兒,如何去解決”。
王桂梅在教孩子握筆寫字
“熱心、激情、奉獻、有情懷。”從同班同學到搭班管理學校,副校長韓圣橋十分了解王桂梅。他告訴記者,不管是在讀的,還是已經畢業(yè)了的學生,“王桂梅一直在盡自己能力幫特殊孩子們實現夢想”。
學生:她一直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
韓圣橋告訴記者,他一直在關注特殊孩子的就業(yè)情況,據他了解聽障學生的出路是很狹窄,“對他們來說,追求自己喜愛的東西是非常 的事情。”
徐戀(右)到學校看望老師王桂梅(徐戀供圖)
然而,對于武漢光谷一家知名理發(fā)店的首席造型設計師徐戀來說,卻是幸運的。“她是我的引路人,是我最堅強的后盾。”徐戀是王桂梅帶的第一屆學生,從學校畢業(yè)后,他的家人想讓他從事餐飲類工作,但年輕的徐戀有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理發(fā)師。”為了說服父母,徐戀來到學校請王桂梅幫忙做工作。
王桂梅知道后,便去到徐戀家中,和他父母溝通,最終如愿進入理發(fā)行業(yè)。如今,他已經成為理發(fā)店里的 理發(fā)師,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個人價值,為了支持他的事業(yè),王桂梅還特意到他店里辦了會員,讓他幫忙設計造型。“感謝王校長培養(yǎng)我們,守護我們這群孩子。”徐戀認真地在手機上打出這一行字。
女兒:媽媽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
“小時候對特殊教育沒有概念,長大以后才發(fā)現其實這個行業(yè)其實很不容易。”在女兒鐘昕嶼眼里,媽媽王桂梅一直是自己的榜樣,“媽媽從事特教三十年,把學校一步一步建設成現在的樣子,光是能夠一直堅持就讓我覺得敬佩。”她說。
鐘昕嶼回憶,小時候偶爾跟著媽媽去特校,在學校里,學生們看到王桂梅就像是見到好朋友一樣跑來打招呼,“媽媽也總能夠記住每一位學生的名字。”這讓她印象十分深刻。
潘雙琴老師帶著學校在“三寸園”上實踐課
在她印象中,媽媽王桂梅是一個執(zhí)行力很強的人,“比如本來只是在家里聽媽媽提了一嘴,覺得能在學校開發(fā)一片菜地,讓孩子們體驗。”鐘昕嶼以為是在開玩笑,沒想到很快學校就真的有一片菜地了,取名為“三寸園”。這片菜地如今變成校園里很受歡迎的一片區(qū)域。
原標題:福布斯發(fā)布2025新藤校榜單!西北、南加大、JHU等20校強勢入選! 在眾
快資訊2024-05-09 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