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助力青少年解鎖未來力, 【數字未來明日鯤鵬】青少年發(fā)展主題分享活動 10月22日,卓越教育和新周刊雜志社聯合主辦的【數字未來明日鯤鵬】青少
原標題:助力青少年解鎖“未來力”, 【數字未來·明日鯤鵬】青少年發(fā)展主題分享活動
10月22日,卓越教育和新周刊雜志社聯合主辦的【數字未來·明日鯤鵬】青少年發(fā)展主題分享暨卓越鯤鵬體系發(fā)布會在廣州文華東方酒店圓滿舉辦。
會上,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蛟龍?zhí)柺孜淮笱笊顫撆茖W家唐立梅,華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院長、長江學者吳冠軍,《新周刊》副主編何雄飛,卓越教育集團資深副總裁關瑋瑩,從各自專業(yè)領域角度出發(fā),為現場和線上觀眾獻上了一場兼具豐富視角和思辨深度的年度演講。

自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以來,每次重大科技突破都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全方位的變革,而其背后也總有一群推動著時代巨輪的少年。隨著人工智能的蓬勃發(fā)展,21世紀的科技升級再次提速,當下的青少年們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未來?如何培養(yǎng)“未來力”?
解碼數字未來,探尋明日少年
長江學者吳冠軍給出的答案是,要終身學習。“大語言模型可以很厲害,而人可以卓越”,他向在場觀眾送出三個關鍵詞:玩,探索,創(chuàng)造。“在技術加速時代,讓我們終身學習,我們好好玩,好好探索,好好創(chuàng)造。”

“最美科學家”唐立梅講述了自己如何從普通農村家庭一路走來,最終成為一名海洋科學家,鼓勵現場的青少年一定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并堅持為之奮斗。她認為,想要成為未來的科學家,要有熱愛,“關心世界、關心我們的地球”是必不可少的素質,這才是從事科研工作的最終目的。

在《新周刊》副主編何雄飛看來,應該用思辨能力辯證地看待AI,AI賦能最大的作用是解放了人類的生產力,可以讓人們更專注于思考、從事創(chuàng)造力的工作,只要不放棄獨立思考,未來就始終掌握在人類手中。

如何讓孩子在不確定的未來中找到確定性?深耕教育行業(yè)14年的卓越教育資深副總裁關瑋瑩將現場講述對青少年教育的理解,同時介紹了卓越鯤鵬體系的六大能力模型:學習力、思辨力、創(chuàng)造力、溝通力、審美力、健康力,助力青少年培養(yǎng)未來力。

其中她重點提到,在數字時代的溝通力,關鍵在于學會提出好的問題,能讓我們與人工智能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審美力則包含了文化的美和人性的美,是人類獨有的超越時間的精神力量;而健康力不僅要有身體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是內心的篤定,健康力,是由內而外的自我塑造。
她同時也鼓勵現場家長換不同的維度去看待孩子,無論是怎樣的少年,只要他們有堅定的熱愛、有清晰的價值觀,那他們就都有成為鯤鵬少年的潛質。
直面未來挑戰(zhàn) 煥新生長體系
在圓桌對話環(huán)節(jié),主辦方事先征集了來自家長的問題,由現場嘉賓抽取作答,如:“終身學習”是否會讓孩子活得更卷、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科學家、究竟是鼓勵孩子讀萬卷書還是行萬里路等問題,也不乏“電競都進亞運了,還該不該管孩子打游戲”這樣新鮮熱辣的話題探討。
嘉賓們以淵博的知識積累與長遠的科學視野,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引來現場觀眾們一次次的熱烈響應。

大會最后,在線上和現場觀眾的見證下,主辦方和嘉賓們一起舉行了卓越教育鯤鵬體系發(fā)布儀式。這是卓越教育在“向未來生長”戰(zhàn)略指引下為家長和孩子們提出的煥新生長路徑,是一個全方位建立更適合未來人才發(fā)展的生長體系。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少年,”卓越教育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這個體系,正是希望在不確定的未來中,幫助少年們找到確定性的未來,成為不懼變化、大膽超越的鯤鵬少年。”
現場參會家長表示,通過聽取專家的分享和互動交流,他們更好地理解了科技發(fā)展的趨勢,以及未來存在的機遇與挑戰(zhàn),也啟發(fā)了對孩子們的核心能力構建的全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