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教培行業(yè)夠鮮的拉新模式有哪些? 對班課機構來說,老帶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成熟的、有一定學員基礎的機構來說,家長老帶新的根本原因
原標題:教培行業(yè)夠“鮮”的拉新模式有哪些?
對班課機構來說,老帶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成熟的、有一定學員基礎的機構來說,家長老帶新的根本原因是機構的口碑。機構無需做太多刺激,老帶新的招生量也是最主要的。但是對于沒有學員基礎、沒有口碑的新機構來說,老帶新當然也不能不做,但是需要通過設置一些獎勵去推。
但實際操作中,絕大部分獎勵刺激老帶新效果是不盡如人意的。原因很簡單:不是家長不想要錢,而是家長怕別的家長知道自己沖著獎勵拉人不好?;蛘哒f,家長有銷售的心,但沒銷售的臉。于是加強版的老帶新方案出爐——團報、既給老家長獎勵,又給新家長獎勵。團報抵消了老家長一部分的心理負罪感,效果比老帶新好一些,但同樣有問題——機構獎勵成本變高了。而且,如果想高頻團報拉新的話,就需要不斷創(chuàng)造能吸引老學員消費的各類短期課程或活動產(chǎn)品,對機構創(chuàng)新運營的壓力太大。(這是拼多多模式在教培行業(yè)跑不通的主要原因)
除了老帶新,機構常用的另一個方式是微信裂變——朋友圈轉發(fā)或集贊得獎勵。裂變從某種角度說,可以認為是“被動老帶新”,即家長通過信息輸出的方式,間接告訴微信關系鏈里的好友,這個產(chǎn)品很好,你趕緊來購買。這種方式門檻很低,家長參加意愿比較強,但也有問題——因無法量化換發(fā)效果,機構只能對家長轉發(fā)行為付費,而無法對家長轉發(fā)效果付費。結果是,所有人都抱著糊弄的心態(tài)去進行這個轉發(fā),裂變效果越來越差,機構付費意愿也越來越低。
好的拉新策略,一定是一招鮮,吃遍天的,要有效且能夠被反復使用,這樣這個策略才能被不斷迭代、優(yōu)化。如同拼多多、趣頭條,他們的獲客模式就一招,但把這招用到了極致。主動老帶新可以按效果付費,但是參與門檻高;被動老帶新(裂變)參與門檻低,但是效果差。顯然,這兩個方式都不夠“鮮”。
仔細分析一下,教培行業(yè)夠“鮮”的拉新模式,需要滿足如下條件:
1、老用戶愿意高頻重復參與拉新活動;
2、可以按拉新效果對老用戶即時、可視化獎勵;
3、老用戶參與活動門檻低,拉新難度低;
4、拉新效果可檢查,拉新作假風險低;
5、老用戶不對新用戶過度承諾使機構品牌受損。
隨著微信小程序生態(tài)的不斷完善,各種可追蹤用戶轉發(fā)和點擊路徑的小程序也不斷被開發(fā)(很好做,飛百自己做的。不想做市面也很好找)。我們可以采取“輕分銷”的方式,對教培機構拉新做一些探索。 (我自己發(fā)明的詞,哈哈)
首先何謂分銷?太書面的解釋我就不說了,通俗點說,分銷就是人或組織靠給一個上游制造商售賣商品而獲取收益。傳統(tǒng)的分銷模式主要以各級分銷商囤貨、銷貨的形式存在。微信時代的來臨,讓原本沒有銷售能力和渠道的個人也能利用自己的微信關系鏈作為銷貨渠道進行分銷,而且發(fā)達的電子商務平臺讓個人作為分銷者連囤貨的風險都沒了,分銷者只用搭建獲客渠道,銷售過程直接在電子商務平臺完成。這就是了微商的起源。
原標題:16歲中學生獲正高職稱后續(xù):簡歷網(wǎng)頁已撤,公號信息已刪除 近日,一
快資訊2024-11-15 2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