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買買買”的教育消費,造成孩子學習能力的缺失
摘要: 原標題:一味買買買的教育消費,造成孩子學習能力的缺失 著名的中國臺灣作家張大春說, 他非常敬仰的老前輩、短篇小說作家黃春明曾問他,大春啊,
原標題:一味“買買買”的教育消費,造成孩子學習能力的缺失
著名的中國臺灣作家張大春說, 他非常敬仰的老前輩、短篇小說作家黃春明曾問他,大春啊,你不覺得文學小說這些,會寫的人越來越少,讀的人越來越少嗎?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嗎?我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腦子里面的動詞太少,最常使用的動詞就是“買”。
為什么孩子習慣的動詞就是“買”呢?因為其實家長對孩子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被單純簡化為各種報班——想學數(shù)學報個班,想學美術(shù)報個班,把教育變成了一種簡單的“買它”,從而形成條件反射,什么考的不太行,就去買些課時。
既然是“買”,投入了就要產(chǎn)出,就需要能夠量化的衡量。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不花錢就是不買,那么就不算投入。
所以一旦學生習慣了報班,就會覺得自主學習的時間反而沒有上培訓班的時間重要,因為自主學習是沒有成本投入的,反而就無法衡量了。
這樣日積月累, 對孩子來說, 這種“買它”教育,意味著自主飲食能力(自學能力的)的消失,需要不斷地依靠胃食管來注入食物,而不是自己攝入營養(yǎng) 。
孩子通過“買買買”獲得某個階段過得去的成績,家長通過消費也獲得某個時期的安心 。
但最終,有老師嘆息:需要課外輔導的孩子,“普遍缺失的就是自主學習能力,完全不會自學,完全需要老師扶持。”他們“學習沒有動力,不知道學習為了什么,大部分都是家長逼迫著學習。”
相關(guān)推薦
“16歲中學生獲正高職稱”后續(xù):簡歷網(wǎng)頁已撤,公號
原標題:16歲中學生獲正高職稱后續(xù):簡歷網(wǎng)頁已撤,公號信息已刪除 近日,一
快資訊2024-11-15 2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