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中國家長的誤區(qū)一:成功才能帶來自尊 自尊是是無條件的,無論先天條件如何,后天命運的貧富貴賤,每個人都有自尊。 但是,我們有一個模糊
原標題:中國家長的誤區(qū)一:成功才能帶來自尊
自尊是是無條件的,無論先天條件如何,后天命運的貧富貴賤,每個人都有自尊。
但是,我們有一個模糊的假設:成功才能帶來自尊。
成人的世界里,權力、地位和金錢支撐著我們的自尊;而在孩子的世界里,成績優(yōu)秀和考上名校是衡量孩子自尊的標準。
你成績這么差,你有沒有自尊心?。?/p>
將來考不上大學,誰看得起你啊?
這孩子不求上進,他要是有自尊心就好了。
批評你幾句就生氣,原來你也有自尊心?。?/p>
成績差,表現(xiàn)不好的孩子就沒有自尊心嗎?
不是的,自尊是上天賦予的,是與生俱來的,就算是考零分的孩子也是有自尊的,也是希望父母愛他們,同學和老師喜歡他們。
《實驗社會心理學雜志》2016年1月刊登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到5歲時,會形成和成年人一樣的自尊心??梢哉f,五歲之前形成的自尊心是一個人終生賴以生存的基礎。
自尊是不需要任何外在標準來衡量的,是孩子們對自己的天然的評價。
加拿大的孩子們無論學業(yè)和各方面表現(xiàn)是否優(yōu)秀,個個都很自信,個個都很神氣活現(xiàn),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比別人差。
問女兒同學長大以后想干啥,有的要像媽媽一樣做個家庭主婦,有的說要當護士,也有說考哈佛大學,他們的自尊和成功沒有必然的關系。
我們將自尊等同于成功,用孩子的成績和各方面的表現(xiàn)來衡量他們的自尊,是在剝奪他們天然的自尊,也在破壞他們未來的幸福,對孩子們來說是很殘忍的。
我女兒上課調(diào)皮搗蛋,曾經(jīng)讓我覺得很丟臉:這孩子難道就不怕老師和同學看不起她嗎?這孩子有沒有自尊心???生氣的時候我也會訓斥她。
有一次,女兒被我說急了,崩潰大哭:“媽媽,你帶我去看看醫(yī)生好不好?我是不是有什么病啊?為什么我坐在教室里特別難受?我不想聽老師講課,我忍不住想說話。我不想上學,我只是想見到小朋友……”
我聽了有點心酸,她是有自尊的,她只是控制不住而已。每個孩子發(fā)育成長的節(jié)奏不同,我不能要求她和別人一樣,更不能因此就去傷害她的自尊。
在自尊等同于成功的標準下,意味著孩子們必須不斷用成就來證明自己的自尊。
對那些不如別人的孩子而言,我們家長斥責他們沒有自尊心,等于是往他們傷口上撒鹽;
即使那些優(yōu)秀的孩子,也無法維持穩(wěn)定和持久的自尊。
童年時代建立的自尊,是人一生的支柱,如果我們能夠守護好原始的自尊,無論身處哪個階層,每個人都可以活得自信滿滿。
這是之前網(wǎng)上流傳的一個視頻,硅谷科技公司Solid 8的首席執(zhí)行官(CEO)Michael Lofthouse對亞裔家庭破口大罵,一名餐廳普通服務員讓他滾出去。
歐美國家的普通人,都能活出一份自尊和自信,在不同的階層面前,保持著他們原始的自尊。他們不卑不亢,不刻意討好,但又盡到自己的本分,也懂得行使和爭取自己的權利。
我想起了我國內(nèi)居住小區(qū)的保安,由于車位十分緊張,時常因為停車發(fā)生糾紛。遇到蠻橫囂張的,特別是開著豪車的,保安們常常束手無策。維護停車秩序是他們的權力,但是他們非常膽怯沒有底氣。
這就是因為我們把自尊看作是成功,那么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得到應有的自尊,因為社會的成功者畢竟是少數(shù)。
這也是中國教育焦慮的根源,怕孩子以后混得不好,被人瞧不起,沒有自尊,這是中國家長最深的恐懼。
原標題:16歲中學生獲正高職稱后續(xù):簡歷網(wǎng)頁已撤,公號信息已刪除 近日,一
快資訊2024-11-15 2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