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游戲化教育切入K12 8月15日,少兒編程企業(yè)編玩邊學基于3D沙盒游戲推出游戲化教育平臺玩學世界,啟動儀式在線上平臺以像素風的畫面展開。 編玩
原標題:游戲化教育切入K12
8月15日,少兒編程企業(yè)編玩邊學基于3D沙盒游戲推出游戲化教育平臺“玩學世界”,啟動儀式在線上平臺以像素風的畫面展開。
編玩邊學創(chuàng)始人郝祥林向芥末堆介紹,“玩學世界”主打語、數(shù)、英等K12學科的游戲化教育,將借此機會正式進軍K12領域。
游戲化教育切入K12
“如果你對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說,‘你要加油啊,還有12年就可以考上大學了’,那這樣的獎勵機制未免太長了。”郝祥林說,“有沒有辦法將獎勵時間縮短,讓學習變得更好玩?”
編玩邊學選擇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在 “玩學世界”里,用戶從學習的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探索者。
“我們對標的是Minecraft(我的世界)教育版。”郝祥林表示,游戲化教育已經(jīng)有了成功的先例,“玩學世界”要做的是和K12賽道玩家競爭。
與傳統(tǒng)學習類App不同,“玩學世界”的界面更像是一款像素風的角色扮演游戲,由教學區(qū)、專題區(qū)、競技區(qū)、家園區(qū)共4大分區(qū)組成。在不同的分區(qū)中,“玩學世界”設置了學玩比,即教學比重與游戲比重。整體App的學玩比為3:1。
其中,學習任務主要由教學區(qū)和專題區(qū)完成。芥末堆看到,在教學區(qū)中,目前設置有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1至6年級上冊內容,選擇知識點即可進入相應游戲地圖。同時與不少角色扮演游戲類似,用戶與NPC對話可以觸發(fā)教學內容,包括知識點講解、例題演示和課后練習等,均以闖關方式進行。完成學習后,可以獲得道具和積分,實現(xiàn)實時激勵。專題區(qū)則是由語文古詩詞練習和英語情景對話構成。
而在競技區(qū)與家園區(qū),則以游戲體驗為主。在社交方面,用戶之間可以建立好友關系、發(fā)送私信,在競技區(qū)中通過知識PK贏取獎勵與稱號,由排行榜體現(xiàn)結果。家園區(qū)以沙盒游戲為主,用戶學習基本編程知識,通過編程搭建個人家園,同時教學區(qū)獲得的道具與積分可以在此使用。
編玩邊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CTO李濤表示,之所以選擇沙盒游戲作為平臺,是因為其具備極高的自由度,能同時囊括RPG角色扮演、PZL解謎、多人在線競技MOBA等多種游戲玩法,是開展游戲化教育最佳的平臺。
同時他也補充道,為了保證學習時長,孩子在平臺上各區(qū)域的停留時間、學習成果都會被記錄下來,家長可通過平臺查看學習報告,監(jiān)督孩子是否合理使用手機。
郝祥林向芥末堆介紹,目前“玩學世界”的目標群體是小學1-6年級學生,后期將會陸續(xù)上線小學其他學科,及初高中課標內容,編程只是眾學科之一。
建立流量入口
“在任何一個細分領域,獲客都很難。”郝祥林坦言,“玩學世界”的定位是打造專屬編玩邊學的“流量池”,與當前K12賽道中流量類App主抓效率的差異在于,“玩學世界”主要是面向孩子,著重興趣。
在推廣上,“玩學世界”同樣從教育和游戲兩端切入。一方面,“玩學世界”將交由專門游戲發(fā)行公司進行推廣。
教育層面,C端將基于編玩邊學已有用戶以及自有社群、抖音大號等進行冷啟動,主要通過游戲社交裂變機制實現(xiàn)中小學生之間的傳播與拉新。B端將在編玩邊學目前已有的超70個城市、100家線下加盟店中選擇50家作為“玩學世界”的體驗店,線上線下流量互導。此外,“玩學世界”還將在編玩邊學與科大訊飛的智慧課堂合作中,作為輔助練習平臺使用。
“玩學世界”的流量變現(xiàn)主要有三種途徑:首先是App內變現(xiàn),如購買闖關知識卡牌與解謎小課等;其次依托編玩邊學的線上、線下課程體系,向App外的編程班課導流;用戶成規(guī)模后,向App外的K12班課導流,目前課程還在研發(fā)中。
目前,編玩邊學團隊約有160人,其中教研人員在30人左右。編玩邊學共有170萬用戶,其中約2萬名付費用戶,包含部分短課用戶,人均年消費在1萬元左右。預計下半年還將拓展超100家線下加盟店。
“可以預見的是,‘玩學世界’不是我們做游戲化教育的唯一產品。”郝祥林說道,“未來一年內,變現(xiàn)不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情。”
原標題:16歲中學生獲正高職稱后續(xù):簡歷網(wǎng)頁已撤,公號信息已刪除 近日,一
快資訊2024-11-15 20:54:40